编者按:近日,中国青年报“五月”文学版刊发专版“国科大理工生的文学遐思”,选登了国科大“爱读”征文中的6篇来自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原创稿件。他们将阅读体悟与心路历程,用美好切意的文字表达出来,完成了一程有意义的思想之旅。“爱读”征文作为国科大连年举办的活动之一,意在学而思,知而行,将读书与实干结合起来,通过读书和思辨不断丰盈自己的生命,在科学、艺术和人文之广阔空间自在遨游。那么,国科大理工生笔下的文字故事是怎样的呢?官微将陆续刊发,敬请期待。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李悦洋/国科大遗传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主人公塔拉出生在一个虔诚甚至有些极端的摩门教徒家中,她的父亲不允许他的孩子们上学。过去塔拉对她身边的事情深信不疑,深信她的父亲,深信上帝,深信那些充满信仰的精油。但是,塔拉的一个哥哥泰勒去上大学改变了她的想法。最终,塔拉总算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去上大学的资格。但这中间总是免不了挣扎,她在她那虔诚的信仰,那即将被她抛弃在身后的家人以及她对未来的希望之间不断挣扎。塔拉甚至一度在这种冲突中深陷自我怀疑,内疚与自责。这过程就像最后一章“教育”的最后一句,“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我们在走向教育的途中,总是不免带着对家人的背叛。当我们带着家人不熟悉的味道回到家里时,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会让他们心生反感。这感情微妙地流露出来,不动声色。我想起我在博士一年级的春节回家,在遇到对一件极其细微的事情发表不满的时候,我那年轻时曾是老师的祖母,总是不忘说一句:“博士了,有知识了,和我们不一样了,唉,再也不是那个每天围着我的小孩子了。”于是我在这个曾经让我最为肆意的家中,对一些情形也变得小心谨慎。我开始害怕“博士”这个词再一次从家人口中蹦出,仿佛它代表了我对他们极大的背叛和罪恶。
在我们的成长中,我们总归是将自己塑造成了另一个人。或许这个过程就称之为教育。我们逐渐远离了家庭的信仰与准则,在无数历史的书页和科学的洗礼中不断审视自我与家庭。我们选择了一种新的信仰,去获得一种新的认知标准,以一种近乎冷眼旁观的角度去对待身边的事情。我们开始发现,当我们重新审视过去的事情时,似乎都不是当时的记忆中的模样,而这过程有时被家人称之为背叛。
但家人总以他们的方式爱着我们。于是这种爱与我们在外面的世界不断冲撞,令我们不知所措。我们有时甚至会渴求再次回到他们的身边,甚至会羡慕那些生活原始不曾改变命运的人们。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重获自我。教育使我们努力翻越山峰,冲破绝望,不断发现与塑造自我。教育带给人的,是生命的无限可能。它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多彩,更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对待它的多元。这过程也是自我的蜕变,是冲出我们固有价值与信仰的过程,充满无数怀疑与艰辛。
这本书英文名为《Educated》,但我认为这本书不单单是在讲述教育,它甚至也远远超出了励志书籍的范畴。它更像是一种由无数元素组成的真实故事,包含了成长与原生家庭,女性的权利与自由,而在这些无数矛盾与对撞中,逐渐升华出的对成长本质的思索。在阅读这些文字中,我们身处的世界逐渐变得清晰明朗,我们开始学会了和解,与家人和过去和解,开始与这个世界和解。
这是我在国科大的第六年。这些年里,我最爱的爷爷离开了人间;身边的他从男友变成了爱人;我也开始从少年走向了而立。我也曾在无数的实验中经历迷茫,在当下与未来里深陷怀疑。但就在这要结束的一年,当我回望起它们,我发现,我开始怀念起了雁栖湖校区的宁静与悠然,怀念起我经历过的无数个实验室孤军奋战的深夜,怀念起实验室的兄弟给过我的战友情义。
于是,我开始学会爱这车水马龙的世界,爱远方的青山和云朵,爱我们一起度过的每一个清晨和黄昏,爱喧闹的城市中总有一方欢笑的朋友。只愿在这年年岁岁里,不减深情。
——作者感言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原标题:《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来自国科大理工生的文学遐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