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OC中国设计公开课杭州站于7月2日圆满举办,本站特邀3位设计大咖论道设计,深入探寻城市灵魂。作为本场活动的重量级嘉宾之一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副总建筑师、杭州G20峰会主会场总建筑师刘方磊带来了他对设计中的东方语言的感悟与分享,以下是演讲实录。
导师简介
刘方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副总建筑师
杭州G20峰会主会场总建筑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代表作:北京APEC峰会主会场、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场、杭州G20峰会主会场、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厦门金砖会晤主会场
演讲实录
演讲主题:上栋下宇,凿穿东西
演讲嘉宾:刘方磊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参加这么有情怀并充满未来精神的公开课,我认为中国未来的设计充满着美好的前景,而这种前景需要企业、媒体和行业的共同努力。
我先聊一聊对这次活动的冠名商“亚细亚”品牌的理解,亚细亚本身就是指”亚洲”的希腊语音译,世界四大文明有三个产生于亚洲,三大宗教也都产生于亚洲,同时“亚细亚”的英文字母是ASA,两个“A”是艺术(art)也是建筑(architecture),“S”像道家的阴阳曲线,所以是介于道的层面将艺术和建筑用”道”连接起来,这使得“亚细亚”这个名字有很好的意义。
同时非常高兴新浪家居能够有情怀推动「中国设计公开课」这种课程形式,将建筑文化推向大众,让建筑师与每个人互动起来,让中国的建筑、艺术、文化蓬勃发展,并在此祝愿新浪家居与亚细亚瓷砖联合主办的「中国设计公开课」越办越好。
首先分享一下我投标中标的两个项目,这是雁栖湖APEC和“一带一路”的主会场,建筑理念是“汉唐飞扬,鸿雁展翼”,灵感来源于中国的汉阙,含元殿以及五凤楼.这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对传统文化的汲取能量的体现,也是进行一种当代化和国际化的探索。
这是另一个雁栖湖会展中心,这其实是天坛的倒影,一北一南,会议中心仿佛是地坛,而这是天坛,天南地北,二者合起来就是泰卦,寓意国泰民安。
这次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上栋下宇,凿穿东西》。栋是屋的正梁,宇是屋的四垂,栋是极致的意思,它是房屋最高的地方,在殿堂的基本结构形式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世界的”世”是时间,”界”是空间,所以无论是”宇宙”还是”世界”都是时间和空间,我们设计师做的事情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是一门社会的大艺术。
谈·文化自信
《易经》里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大壮:雷天大壮,震上乾下。”这个意思是说天上打雷要下雨,盖房子要遮盖风雨,所以要先对房子进行思考,这也是《易经》里唯一跟建筑有关联的一个卦象,这个卦象同时代表了一种尊重天地的力量。
其实《易经》不是周朝开始的,夏朝叫“连山”,商朝叫“归藏”,周朝叫“周易”,当时有古语“夏道连连,商道亲亲,周道尊尊”,我们都只知道这几句话,真正的内涵其实还是需要人不断地思考和理解。
我们的商代文明西方是承认的,但是夏代文明西方还未承认.我们如何理解文明的源头呢?商朝起始公元前年,到今天算是年的历史,夏朝起始公元前年,到今天算是多年的历史.所以所谓的“中华文化上下年”目前还是概数.我们一定是要多了解与想象”夏朝”以前的历史。不断加强对年文化纵深的理解力.
中国的文化到春秋的时候儒墨道法,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我们其实还没有领会到,如何不断地向先人学习,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是我们当代所有人的责任。
辩·易经八卦
错综复杂是想要解释世界的复杂性,道理的复杂性。在易经里,如果一个卦将所有的阴阳爻全变了,就是“错卦”,卦象反过来看就是“综卦”,雷天大壮卦”错”过来看就是”风地观”卦,这个卦象从正面看是”雷天大壮”卦,”反”过来看是”天山遁”卦,事情是辩证的,是“否极泰来”的,这种哲学要不断地去体会,孔子从60岁才去深入研究易经,就是因为《易经》是人生的大哲学,而今天我们只是以一种非常尊重的态度去看待”易学”,”易学”是思维方式,绝非只是”占卜”之学.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学习中国的传统哲学,比如中国诸子百家中的儒墨道法。里面有无限的智慧。
卦是从下边开始的,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六、上六,初始在最地下。否极泰来,反而是相反的,充满了辩证法,我们面临着很多事情、很多问题,包括设计之中,社会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开发商的需求,每个人的需求,我们的职业充满着错综复杂,但在这里边有辩证法、有哲学、追求和不忘初心,其实《易经》告诉我们的是这些,而不是说具体的卦相的泰否利弊,所有的卦都是辩证的,看心发自于哪里,要辩证看待。古人几千年有的思考方式不能被我们这一代人丢掉,而所有偏执的观点都是不够智慧和辩证的。
论·礼乐并重
设计之中非常要求强调情境和意境,也就是“场境”,还有两个概念分别叫“道法自然”和“礼乐并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之中,“礼乐并重”一直是主旋律,它强调天地的和谐和秩序,将传统的礼乐文化与现代的峰会设计相融合,打造有历史文化维度和现代设计精度空间,通过这几次峰会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用建筑设计践行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而添砖加瓦就是我们设计师应该干的事,因为我们就是一砖一瓦,和我们的作为设计师这个职业非常密切,万丈高楼也需要一砖一瓦的建造。
这里分享一些国际峰会建筑设计的细节思考,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其实是一个动态美学、空间美学、流线美学,要体现人们连续的空间感,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和善情怀是从入口开始的。而内部空间设计里要强调文化的包容和互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在和谐美好的空间,祥和友善的氛围中让所有的主宾成为朋友。
下面分享一下我所参与的三次峰会的建筑理念
第22届北京APEC峰会理念是“汉唐飞扬双展翼”
第11届杭州G20峰会理念是“廿国共宇同坐轩”
第9届厦门金砖会晤理念是“丹冠飞羽飘海丝”
首先我们从“礼乐并重”来进行分享,这是中国的礼器和乐器,青铜器可以看出是商代的,所以其实那么早的时候就有如此典雅和精美的器物,这就是大国工匠,就是一种文化的高级。
孔子认为君子的六门技能,其中就包括礼和乐。”礼”是平等宽容、尊重,君子的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礼”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人格。
这是礼器,礼之建筑在北京还现存着一个礼天敬地的地方---国子监辟雍,也是天子讲学的地方。
这也是礼器,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大多是礼器。中国礼文化非常丰厚,所以在当今文化自信的时候,对于礼文化、乐文化的研究都是需要被挖掘的,还有巨大的宝藏。
公元前六世纪前后,是世界古文明的轴心时代,当时中西方都有哲人出现。在东方,春秋时期齐国办了“诸子百家学院”,这家学院存在了年,是让孟子、荀子等人在学院中讲学论坛,同时期西方也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释迦牟尼等哲学家,恰巧柏拉图也有一个雅典学院,所以当时世界文明其实是处于“中西双璧”的状态的。
这是黄钟大吕,我当时也做了一些礼之建筑的探索。
案例分析:杭州G20峰会主会馆
这是杭州G20的主会场,6对汉白玉的柱子以及立体构成一个“廿”字,这仿佛6个月亮门,月亮门打开时迎接宾客到来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月亮文化在江南是非常核心的,代表着一种审美的典雅淡雅之感。
上面的白色必须要用深色来烘托,要有紫铜的梁来穿插期间,如果全是白,就像一张画没有灰色和重色,是衬托不出白色的,所以计白当黑.美需要阴阳,光需要影子,二者互相衬托才能出来感觉,通过雨廊将米的立面做出龙头感觉,否则之前的立面是波浪形的造型,是无法作为入口的.如何找到入口?需要一个大尺度的雨廊将人引进去,同时也完成了礼仪空间,将大厅延展出来可以形成城市客厅,今天我们讨论“地标”,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城市的文化座标,这是城市交往的一个“城市客厅”,能够让所有的客人来到这里能够感觉到这个城市的魅力,形成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这是整个主会场的感觉,主会场是房中房之感,这原来是很大的展厅,在这里又做一个方形空间,需要多平米,45米×45米,这样的话原来四根结构柱就无法去掉了,四根结构柱一个方向是间距36米,另一个方向是27米,这样空间很不完整,所以又做了四个装饰柱形成了四梁八柱,这样空间就融合了圆形,隐含了八边形,外边看是正方形,这样形成了一个图形的转换。天和地,是圆是方,形成“天圆地方”,通过四角的角梁起翘,将若有若无的方与圆融合在一起。
通过纱灯的边落,以及薄膜灯的环绕,以及三层斗拱的层层叠叠,三层斗拱每层36个,合起来共个,再加上4个角梁,这样的数值设置是非常有意义,因为中国人对于建筑中数字的寓意都看的非常重要,比如12、24、36、72、等都是吉利的数字,这也是中国的一种建筑文化,这些文化是设计师要在设计中慢慢去融合的,因为它本身是一种数学与几何的哲学,是对于宇宙的认知,比如对时间的分割。如12个月、24节气,这些都仿佛是一种宇宙的智慧。
周边做了很多窗,这些窗后边是西湖的景色,湖光山色,波光粼粼,让大家视线放松,还有木雕,整个墙面的追求很纯粹,木雕近看每个不一样,但远看就是一个面,包括窗户,窗也是近看有内容,局部不跳出整体,氛围需要宁静,互相映衬。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各国领导人走进会场,就能明显感觉到中国的大国自信,今天由中国带着这些“强国”一起步入会场,是因为中国强大了,所以才有了今天“东道主”的气场。所以杭州G20峰会变成了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节点,将世界的强国都聚到一起了,这个会议20年才能轮办一次.让我们再次祝愿祖国强大。
在主会场内,我也加入了西湖小瀛洲的“我心相印亭”的概念,人与景、人与月亮心心相印,所以以心印心。因为举办会议需要参与方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所以设置了这个“我心相印亭”。小瀛洲寓意“合作共赢”,窗外山水缥缈,乐山乐水。从雁栖湖到钱塘江,从APEC到G20,共同展开中国的文化篇章。
作为一个设计师,要真正感受自己设计的空间的力量.如果一个空间感动了你,你将这种感动记住,再次创新并传递出去,这样你的心和别人的心才能够印到一起,你就能够感动别人,不论是创作文学作品,还是艺术品或者建筑物,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己与这个创作真正有一种情感的注入。
建筑无论做外部空间还是内部空间的设计,都要对它有感情,有感情就有力量,力量呈现在材料上,材料就有了生命,完成的这个空间就能够有力量去感染别人,这是非常微妙的感觉,但我相信这件事情。
无论是北京APEC还是杭州G20,我都应用了角梁和飞椽,飞椽的放射线是中国独有的,中国对于飞扬起翘的角度的研究是非常独特,非常追求美的极致,放射线最终呈现出一个面,慢慢的渐变过程,从垂直到水平,通过45度角渐变过去,非常具有当代意义,这也需要我们不断的体会和创新。
这些线形成了三维局面,每一根都是二维的,整体形成了三维,这在当代的工业制造水平下用二维曲线做出三维感还是非常务实的,因为现在技术做三维的材料技术还不够成熟.,故而三维的建筑物往往显得较粗糙,所以目前还处在二维曲线向三维曲线过渡的时代,未来科技发展才会出现真正的三维建筑,并不是硬要突破科技的局限,建筑本身是大尺度的东西,依赖于材料,尺度的扩大就是技术的进步,单片石材面积不要超过1.5平米,单片玻璃面积尽量不能超过5平米,铝板铜板单边有一个基本长度限定,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我们要立足于对材料的认知,不要企图一步就走向异形的未来。
这是我的另外两个方案,后一个是方形平面,整体顶部做成青色感,其实这些方案都经过了很多次论证,因为作为国际峰会使用的重要空间需要多次选择比对,我就做了三个方案,当然还有很多设计公司也在做方案,但是非常幸运的是最终选择了我的方案,对于我来说能设计像这样的平面和空间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是最终的方案效果图,我们是慢慢通过一张画来落地,其中也牵涉到很多的材料。四个角起翘如展翼,仿佛江南园林轩阁之翼角冲天,白铜如玉,意蕴江南,天圆地方,汇聚佳朋,梁柱雕刻夔文图案,建筑四个角部空间墙面为江南镂空花窗设计,花窗后面衬托吸音功能的布艺,绘制连绵的江南山水长卷,湖光山色如置身于画坊轩阁之中,同时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感。
这个空间原本只有14米的层高,钢结构的梁就占了4米,很多我想提上去的部位在位置上已经有钢梁了,所以这个整体结构已经是不能动的,因为上边是午宴厅、屋顶花园,所以一定要做BIM来解决现场的风管,钢结构,机电设备等的碰撞问题,吊顶材料到底是用白铜,白色铝管还是不锈钢也是做了较几次的比较与权衡。
关于椽子与墙面的节点借助了厂家的力量,因为厂家在深化设计中有非常多的经验,未来一定是需要设计施工一体化,室内室外一体化,城市设计和单体设计一体化。虽然这是很多人一起完成的,但是一体化精神要有,因为给人的呈现是一个整体的东西,完成的结果不能是拼贴,没有一条心以及共同的审美标准就做不出来真正有力量的空间,需要一条心做事,一张蓝图画到底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是斗拱一层层出挑的效果。我将斗拱的斗和拱变成三维曲面进行创新与突破,将灯、烟管都藏到到这些分割里,因为分割我是用圆心角40等分,36个斗拱和4个角梁都在圆形角中,圆形角的水平间距还得符合照度和喷洒需求。
这是墙面花窗,花窗是1.8米的模数排列出来的,关于,花窗当时我们讨论过究竟是采用高度方向三个窗还是两个窗,但是我坚持是两个窗,我认为在人视线位置不应该是墙,人视线位置不开敞的话,窗的环境就没有了,尤其在人坐下的时候视线要很通透,即便传统上是三个窗,也没有必要拘泥于传统,要为当下人目前的使用而设计,要不拘泥于古,敢于创新,同时要有一种对传统的尊重。
我将门和楣一体化,因为门不可能再高了,在这个空间如果以门来划分比例,那门的比例不是很高,将门楣往上延做成曲线,门关起来之后尺度感非常好。江南的窗往往有一个圆角,但做了很多细节,我将做成三维的曲面卷过来,就像一张纸卷过来,像荷叶卷过来,这就具备了现代当下的意义,又具备了传统意义,在这个细节中也是有创新的。
地毯的设计经过了与地毯厂家进行了几次图案、调子、打样慢慢呈现出来的。同时我们也在考虑圆桌和图案的关系,和桌椅家居摆放与地毯的关系。
纱灯的大小、颜色都是非常慎重的,但没安装好之前我们也是没有太大把握的,可以说直到最后一刻安装好开灯后心里才踏实。
这是主会议厅外环廊,里边空间辉煌,外边空间淡雅,相互映衬,收放有序。
这是入口大堂。
这是午宴厅外面的雨棚。
这是午宴厅里面的12根风柱,还有后面的24个屏风扣合24节气,起到遮阳以及调节声环境的作用,一个球型意味着中间的声学环境不理想,但是结构不能改变,只能靠软装和硬装来调整空间的声环境和光环境。同时这里也赋予了一定的人文意义,上面的LED灯做成了黄道十二宫,下面的屏风做了24节气,这些都是东西方对于时间以及年轮的认知。
“以道营器,以器养道”,无论是大国重器还是大国工匠都是一种“庙堂之器”的概念。因为我们要有一种大国情怀,一定要有一种道和器的精神去做建筑。
“九鼎八簋”,“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也是老子对建筑的理解,空间的作用,建筑就是器,但是要有道的概念在里边,才能有器与道的关系。没有”道”的器物,也就没有了生命。
案例分析:北京APEC峰会主会场
这是北京太和殿,因为清代并不是中国传统建筑最璀璨的时候,但存留最多,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值得我们学习,在不同的角度上加以融合到设计之中。
这是夏商建筑的原型,“俯控之势”,这是我做APEC时做的不同的探索。
另一个是“飞扬之势”,寓意大国复兴。
这是中国的斗拱角度的不同呈现。
这是类型学的意义,建筑设计有一些类别,任何艺术都有类型学的概念,它一定有类,但如何在这个类中去创新和办法,在西方也非常强调类型学的研究,我认为建筑师应该是通过建筑史和不同的空间和艺术的了解,对类型会有一种大概的感觉.类型学是一种思考方式。
这是太和殿的屋角和雁栖湖的屋角,也是放射线椽子,这其实是一种对古代屋角的致敬。
这是北京天坛与地坛,一方一圆,一南一北。
木与石,斧切锤击后,根根相构,块块相筑;砖与陶,在土壤中,水渗火烧后,条条相砌,片片相叠,呈现建筑之美,所有的都来自于大地,而房子最重要的是根植于大地,仰望天空,房子没有大地为基础就不会坚固,所以土地一定是建筑最核心的事情。中国古代琉璃瓦、瓷器都来自于大地,材料来自于大地,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天地,所以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天地精神就是今天的生态精神。农耕文明的时候我们对于天地的理解就非常深了.
案例分析:厦门金砖会晤主会场
这是厦门金砖会晤的改造项目。中间的通风的宽廊道,两个体量中间近30米原本是空的,两边有酒店和会议,因为要开峰会的功能需求,我们就对中间的空间进行结构调整,巧妙地将最主要的流线和功能放到中间空间中,外形及结构基本没有动,外加了西南大会议室以及南北两个雨廊就完成了此次空间改造与提升。
厦门属于福建文化,福建文化与浙江有很深的渊源,几次移民从山东、河南向浙江,最终向福建移民,一脉相承,徽州建筑叫马头墙,而福建建筑叫马鞍墙,马鞍墙衍生出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这里属于金形山墙的提炼,颜色用的是紫铜,用凤凰树的印象,厦门的市树,凤凰花在6月份开,非常璀璨。柱子的造型细节是当地柱子的细节提炼,一方一圆交替出现。
这是大堂的实景效果,这个入口大堂的室内是我来设计的,我希望室外雨廊与室内大堂空间连续完整.空间设计理念叫“海丝长天”,上边用铝板,用二维曲面呈现三维效果,就像鼓起的风帆,扬帆启航的感觉,上面是插接的竹节纹,考虑了喷洒和烟管的间距,是2.8米的模数,后边是镂空的木花格,两个立柱,上边是”环形竹子簇”支撑起的感觉。
这是侧面的感觉,我在这里边也借助了数学的逻辑,柱子间吊顶曲线的圆心在柱距中间.相贯线是对称的,这两个柱子有相同的相贯线,是一种理性的设计.我希望将入口外面的感觉能够看到,所以做了反曲S形。
这是迎宾厅“白鹭厅”,我考虑到了它的灯带以及检修口,检修口的位置在整体设计中考虑进去了,因为很多吊顶由于检修口就将细节破坏了,检修口尽量要考虑进去。
悟·十年一剑
我曾经在别的视频和媒体采访中谈到设计的职业生涯:“十年磨一剑,不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剑,依然心彷徨,继续磨十年,泰山不敢当”.因为建筑设计需要长时间的体验与磨砺,所以我给自己三十年的时间来探索建筑设计的真谛,我相信建筑也是一个永恒的艺术,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虽然我做的都是一些相对大的项目,但是跟家居装修依然可以相互关照,家国情怀,从家到国,家和国都需要文化的内涵支撑。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探索并不在于建筑的大小,文化没有高低,项目没有大小,我们尊重文化,探索文化,给每一个家注入文化,在自己文化的空间中探索设计,将其文化诉求寻找到,因为万万家就成为国了,所以我也祝愿中国设计公开课能够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