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题:“第一动力”的历史自觉——中国创新的时代答卷
新华社记者陈芳、杨玉华、董瑞丰、陈聪
历史在这里交汇,又在这里递进。
2018年1月8日,人民大会堂,中国“火药王”王泽山、“病毒斗士”侯云德共同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握住两位大奖得主的手。
如潮的掌声,是对复兴大道上科技成就的礼赞,也是对中国坚定走创新之路的共鸣。
40年前,同样如潮般的掌声曾在这里响起。万众瞩目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发出了“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时代强音。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中国“赶上世界”的强国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其背后蕴含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高度自觉。
从“科学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13亿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开启新征程。中华大地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创新周期已经开启……
穿越历史的回声——一个国家的梦想与“第一动力”的时代交响
“在中国,人们称他‘量子之父’。”2017年末,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人物,首次出现了中国科学家潘建伟的面孔。
量子技术的潜力令人难以想象:经典计算机需要100年才能破译的密码,量子计算机可能在几秒间就突破。世界竞逐因此你追我赶。
要让量子技术这个决胜未来的关键掌握在中国人手中!这是“第一生产力”自觉在潘建伟心中投射下的梦想火种。
27年前,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的潘建伟,只想搞明白量子力学“为什么”,在他身上萌动着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代青年人的科学求真热情。
决心把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做成世界第一,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他被问及最多的就是:“这个靠谱吗?”“美国都没做成,你有什么把握?”
潘建伟憋了一股劲,他想证明,在这片曾诞生四大发明、墨子、张衡的土地上,千年之后,依然能为天下之先。
十多年间,从多次刷新光量子纠缠世界纪录,到发射“墨子号”量子卫星回答“爱因斯坦之问”……为了量子梦,“量子军团”分秒必争,“敢于冒险”的火花在自觉实践中绽放。
当潘建伟向量子之巅“进军”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深圳,一家企业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商品经济大潮中呱呱落地,他们也要向科学技术发起“冲锋”。
2018年,这家名为华为的中国通信企业稳居世界五百强,年销售额达6000亿元。18万华为人中,接近一半的人从事研发,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团队。
30年专注做一件事情,就是“对准全球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心里,对“第一生产力”的自觉,就是守住这座“上甘岭”,守住华为的“创新之魂”。
合肥,中国经济版图中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色。不沿江、不沿海、没有大矿。
对这个“追赶中的城市”而言,什么是“第一生产力”的自觉?就是破除机制束缚,打破科研与生产力之间那堵“无形的墙”。
2004年,合肥申请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这一举动,一度被视为“冒进”。
在全国率先破除“科技三项经费”体制,改“按类分配”为“按需分配”,对科技创新主体,不问出身,真干真支持!
这样的突破,和上级的统计口径“对不上”。但改革一步一步推进,合肥的“科技创新链”变得越来越完善。
主动邀请京东方落户,拿出近百亿元共建合资项目。到2017年底,最先进的液晶面板在这里投产,合肥跻身全球液晶面板显示产业重要基地。
人们恍然大悟:如果没有多年前“第一生产力”的充分自觉,这个内陆城市怎会诞生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
干部主动去科研机构“挖宝”,搞“精准成果孵化”……十多年来,合肥“无中生有”了集成电路、机器人等多个新兴产业,热核聚变、稳态强磁场率先突破,区域创新能力已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这是一场沉默者的长跑,既要有创新的‘眼力’,更要有坚守的耐力。”安徽省一位领导这样总结合肥的自觉之道。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决定着文明的走向。
当沉睡的东方民族跨越百年沧桑,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现代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如何聚力创新发展实现赶超,成为中国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经典论断振聋发聩。
如一声春雷,长期以来禁锢创新的桎梏打开了,萧瑟许久的大地迎来科学的春天。
“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自觉,在1978年的中国,播下一颗巨变的“种子”。这颗神奇的“种子”,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生长”。
“察绥宁甘青新六省……经济价值甚微,比平津及沿江沿海一带,肥瘦之差,直不可以道里计。”大西北如何突围?这是几十年来摆在中国西北角的“天问”。
八百里秦川的平分线上,中国唯一不依托大城市的“农字号”高新区给出时代答案。在这里,“第一生产力”正演绎新的精彩。
杨凌曾是西北角一个“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荒峁峁。1997年,第一个“国字号”农业高新区在此批准设立,为西北角脱贫指明了方向。
土苹果没水分没甜味怎么办?在果树旁套种油菜,品质堪比红富士;热带水果养不活怎么办?用LED补光、用二氧化碳施肥,就能在大棚里实现“南果北种”……千百年的土办法在这里遇上自主创新的火花,现代农业梦在“第一生产力”自觉的活力中充分涌流。
“学农业科技,不再让父老饿肚皮。”一批85后大学生在这里摇身变成“农桑创客”“土壤医生”,一批农业科学家被冠以辣椒大王、杂交油菜之父、白菜女王的称号……这座被赋予“国家使命”的“农业特区”因自觉创新重获新生,“杨凌农科”品牌价值已超600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国创新发展迎来了新时代。
“这是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强调的是创新的战略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撬动作用’。”在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眼中,正是这个“第一”的认知,解放了创新活力。
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是一种动能,让顶尖人才资源不断蓄积。
265万——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的总数,一个史上罕见的“归国潮”正在出现,带回全球最先进的创新理念。
387万——2016年研发人员总数,一支强大的科研创新队伍屹立世界东方。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一个“人”字带来自觉创新的不竭动力。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越来越成为全民族的一种精神自觉与行动自觉。
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是一股洪流,通过改革红利得以磅礴而出。
敢于在没有路的地方,探出一条新路,是勇敢者的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动真格”,向数十年难除的积弊“下刀”。科研人员如何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松绑”+“激励”成为中国科技改革的关键词,越来越多的“千里马”正在创新沃土上竞相奔腾。
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是时代伟力,助推中国实现历史性跃升。
2017年12月6日,满载乘客的西安至成都高铁列车呼啸穿过秦巴山脉。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千古沉吟、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铁路蓝图,在新时代的中国化为现实。
每天早高峰,全国平均每分钟有4万份手机叫车的订单等待响应;每百位手机网民中,就有七成在用手机支付;中国网购人数和网购交易额达到全球首位……中国全方位创新的活力曲线图在世界铺展。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第一动力’结出累累硕果,让中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成为开拓者、引领者。”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
新时代的飞跃——“第一动力”的自觉引领中国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
2018年新年刚过,北京,雁栖湖畔。中国科学院大学礼堂的大屏幕上,打出了一组历史、科学与哲学的宏大命题——
“推动文明进步的力量是什么?”“中华民族有什么样的创新特质?”“新一轮科技革命如何释放发展生产力?”……
西装革履,一丝不苟,聚光灯打在台上,中科院院士张杰正在为大家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千余名硕士生、博士生,他从东西文明发展曲线,一直讲到新时代的战略选择。
“把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这是文明史上改变世界的创新之举,深刻揭示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发展规律。”张杰说。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2013年9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第一次走出中南海,搬到了中关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铿锵有力。
“第一动力”的自觉,在新时代加速孕育、萌动,在中华大地上渐次开花。
——这是对“第一生产力”认识的飞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指导我国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6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成为面向未来30年推动创新的纲领性文件。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这是中国领导人远见卓识的清醒判断,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伟大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
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的科学理论飞跃,标志着党对“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短短五年,中国的决策者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实施,基础研究实现多点突破。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不断强化,中国正站在飞跃发展的新起点。
短短五年,科技体制改革“涉深水”,向多年束缚创新的藩篱“下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对分散在40多个部门的近百项科技计划进行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的痼疾得到明显改善。
——这是中国高质量增长的跨越期,“第一动力”成为强大引擎。
超过8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成为年度表现最好的主要经济体;6.9%的增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心针”。新年伊始,中国经济交出的这份“提气”的成绩单,诠释了这个东方大国为世界作出的发展性贡献,这是对“第一动力”的深化理解。
当经济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用创新续写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为中国“找寻”与“探索”现代化路径的必然选择。从解决好产业转型升级“卡脖子”问题,到通过科技创新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第一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跨越新关口。
高铁、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卫星成体系走出国门,中国桥、中国路、中国飞机……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编织起新时代的希望版图。
“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当浪潮接替期,便会涌现新的窗口机遇。”《浪潮之巅》作者吴军认为,从西学东渐到成果井喷,曾错失世界科技革命浪潮的中国,如今已迎来创新能力突破的拐点。
——这是世界格局的重塑期,“中国号”巨轮驶向新彼岸。
中国发明,世界受益。支付宝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商家,20多个国家、数百座城市分享绿色骑行的“中国模式”。
“泰国版阿里巴巴”“菲律宾版 依靠“第一动力”的自觉,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以上,是举足轻重的稳定器与压舱石。
依靠“第一动力”的自觉,中国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变成“全球超市”。
依靠“第一动力”的自觉,中国从模仿者、跟随者变为世界各国期望搭乘的创新发展“快车”“便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是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自觉之路”,是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中国道路”。
新征程再出发——唱响“第一动力”的进行曲,闯关夺隘
“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一年来的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饱含深情地说。这既是对过去成就的高度赞扬,更是对未来奋斗的激励鞭策。
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比例一直在54%以上,到了19世纪,骤降为0.4%。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著名的“李约瑟之问”,让无数中国人扼腕深省。
而今,站在新时代,迎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之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条件和能力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近500年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重大机遇,成为世界大国和强国。“中国也要用好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有力杠杆,树立创新自觉与自信,走出一条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表示。
这是一场朝着科技创新“无人区”的新远征,中国应敢于“领跑”。
2018新年伊始,中国暗物质卫星“悟空”号团队的科研人员紧锣密鼓地投入一场新的科研国际赛跑。“悟空”团队不久前去欧洲的合作机构访问,会议室陈列的该领域全球最知名的三个科学标志,“悟空”赫然在列,他们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信。
从“天眼”到“悟空”,从深海载人到量子保密通信,从酿酒酵母染色体人工合成到“克隆猴”诞生,中国对科学和技术“无人区”的探索日渐成为常态。
“聚沙成塔,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创新活力不断迸发,让越来越多不可能的事情成为现实。”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这是一场国家创新体系的新比拼,中国用“国家行动”发起创新总攻。
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适应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形势新要求,十九大报告里,创新型国家的总攻目标已然清晰,从国家到地方,中国创新的时代答卷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就要加速探索建立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快解答‘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的创新之问。”白春礼说,这是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的重大命题,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是唯一选择。
在“创新之城”深圳,“未来30年怎么干”成为主政者的新时代之问。在1月中旬召开的市委全会上,深圳提出了再出发的新目标:2035年将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影响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
在“经济高地”苏州,牵手大院大所“创新源”,在资源集聚上做“加法”,成为发展新路径。一场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追求原创性成果、构建标志性平台、打造开放性创新生态的“创新四问”行动,正在重塑苏州的发展之路。
在“数据新城”贵阳,“中国数谷”建设正加速“西部洼地”崛起。通过建设“扶贫云”“福农宝”,越来越多的农户不仅有了帮扶“朋友圈”,更分享到智慧农业的新福利。第一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所在地……贵阳坚定不移把发展大数据作为战略引领,推动全省发生从思维模式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创新“质变”。
这是一次凝聚全球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新赛跑,谁拥有更多人才谁就拥有创新优势。
人才,未来创新驱动的关键所在。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已成为创新强国人才建设的短板。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吸引各方人才,做伟大复兴“生力军”。
抓住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国不能等待、不能懈怠。
以建设高效协同创新体系为目标,推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更加科学地配置资源,激活万众创新的“一池春水”,中国寻求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有根本性转变。
增强中国技术、商业模式输出能力,实现从被动跟随向积极融入、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的历史转变,中国致力探索以人类健康和幸福为目标的新发展模式。
行路有道,东风正来。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一动力”的自觉,已成为标示创新中国的新标杆,汇聚起创新发展征程上的磅礴力量,书写着决胜未来的新奇迹。(参与记者:徐海涛、周琳、刘宏宇、周畅)
责任编辑:王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