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雁栖湖 >> 雁栖湖新闻 >> 正文 >> 正文

第二个三里屯第四使馆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

来源:雁栖湖 时间:2023/6/12
北京手足癣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北京#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有了第一个五年规划。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完善雁栖湖国际会都功能、建成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高标准建设第四使馆区、打造“第二个三里屯”……详细的规划之下,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之路愈加清晰。而与被赋予的更多其他功能一起,北京国际交往中心也将更加“丰满”。

7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

“到年,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体系和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具体来说,就是在服务总体外交能力、国际交往活跃度、国际要素集聚度、国际化服务水平、城市国际美誉度等五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在9月16日的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发布会上,对于五年的总目标,北京市政府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冯剑如此介绍道。

北京提升国际交往中心功能,首先要抓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据介绍,围绕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提出7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其中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是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首要职责,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则是重要基础。

在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方面,《规划》提到,要健全完善雁栖湖国际会都功能,建成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打造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国际会议展览综合体。实施《东坝地区规划建设方案》,高标准建设第四使馆区,打造“第二个三里屯”等。

“第二个三里屯”要来了!

据了解,东坝地区位于朝阳区的东北部,处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以及首都国际机场之间,距离CBD、首都国际机场、外交部及一二三使馆区直线距离10-15公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杨浚介绍,上述方案规划范围约35.5平方公里,其中,约12平方公里为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管理范围。

未来将从优化区域发展新布局、建设活力时尚新街区、营造和谐宜居新环境三个方面打造东坝地区。例如集中布局建设空间,生态空间占比提高至40%,通过“留白”方式为未来预留发展建设空间;围绕国际交往和“两区”建设深化,形成以东坝大街为活力发展轴线、以坝河和北小河特色水绿空间为活力纽带、以东坝中央公园为生态核心的整体空间结构等。

此外,《规划》还包括引聚国际高端要素、完善对外交往布局、优化国际服务环境等内容,具体任务涉及持续提升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的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水平,深化国际抗疫合作,加快实施国际人才公寓建设、示范街区改造,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

确保“一个区都不能少”

国际交往中心作为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是对全市域讲的,是各区都应承担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区都不能少”,冯剑表示,为此,结合各区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规划》首次明确了十六区和经开区在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整体布局中的功能定位,为各区开展工作提供指导遵循。

据北京日报消息?,其中东城区、西城区将强化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功能,建设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核心承载区。

“近年来,西城区以金融和文化为牵引,前瞻谋划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品牌活动等,不断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在发布会上,西城区副区长李异如此介绍称。金融街论坛作为西城区的招牌之一,也将是未来发力的重点。

据介绍,自年起,金融街论坛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专业论坛,规格和规模达到国内金融专业论坛最高水平。金融街论坛将继续强化国际交往长效机制,全力服务“两区”建设形成一批重要成果,健全金融街与国际金融城市间常态交流合作机制,积极落实国家金融扩大开放战略部署。

其他区域方面,朝阳区充分发挥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功能优势,以北京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外国驻华使馆区等为依托,全方位提升外交外事活动承载能力。海淀区依托三山五园地区历史文化积淀,增强外事接待水平。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功能区的资源整合,吸引高端创新人才集聚,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国坐标等。

同时,冯剑介绍,重大项目、重点任务也覆盖全市各区。据悉,《规划》还首次编制了三张清单,包括重点任务清单、重大项目清单和创新政策清单。其中重点任务清单分解出项具体任务,重大项目清单则围绕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从全市范围内筛选了78个重大项目,创新政策清单则提出31条创新政策。

对外开放的标杆

从重点任务到重大项目,《规划》为未来五年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画下了施工图。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表示,《规划》的发布意味着要在更多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这一点上来说,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就可以制定更加具体的目标、更加切实可能性的政策措施,“有着重要带动和引领作用”。

事实上,去年9月,北京市就曾举行发布会,介绍未来15年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发展蓝图,包括《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项规划》的整体布局,《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行动计划(—年)》明确的48项硬件项目建设和30项软件建设任务,为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提出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此次《专项规划》明确的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发展目标是: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年,将北京建设成为承担我国重大外交外事活动的首要舞台、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和交流合作的中心枢纽、展现中国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重要窗口、彰显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国家交往之都。”彼时,杨浚就曾如此介绍。

不难看出,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到“两区”建设,北京众多新任务里,对国际性的强调始终是一大亮点。对此,王鹏提到,北京“四个中心”的定位没有变,但在“四个中心”之外,通过内涵或者功能性的叠加,北京增加了其他一些特色的功能,这些更多还是为了更好服务国际交往中心的内涵,更有利地促进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真正提升北京知名度,成为未来对外开放的一扇窗,或者说一个标杆。

王鹏补充称,反过来说,北京这些带有消费性的经济性功能,更多也是要打上国际性的色彩和特点的。整体来看,国际交往中心与目前提到的消费、数字经济、“两区”建设上,其实有天然的契合性,北京的经济消费功能定位一定是突出国际性,而不是与其他国内经济城市、消费城市进行有力竞争,更多情况下是形成一个错位、互补的发展态势。

北京商报记者杨月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