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雁栖湖 >> 雁栖湖新闻 >> 正文 >> 正文

传承来北京市珐琅厂中国景泰蓝艺术

来源:雁栖湖 时间:2022/8/11

第篇

粗制滥造的旅游纪念品,会伤害原本值得被尊重的传统技艺。——心尧

关于景泰蓝,认知大都停留在景区纪念品店里的廉价手镯、涮羊肉的火锅和商场里点缀的装饰。

要不是专门来到北京市珐琅厂,认真参观了一次景泰蓝艺术博物馆,还真忽视了这项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

北京市珐琅厂厂址在永定门外,离天坛公园不远。厂门口就是琉璃井公交站,不远处是地铁14号线景泰站,交通非常方便。

进入大门之前,有一整面墙浮雕清乾隆年间故宫造办处景泰蓝制作的工艺流程,能够大致了解景泰蓝的相关知识。

之前看过一部纪录片,是讲制作景泰蓝手表的,深深为片子中老手艺人的精湛技术折服。这次来博物馆参观,也是致敬匠人匠心。

这个插满彩旗的大门就是北京市珐琅厂,里面共分四层。一、二层是工艺品销售厅、文创店、图书馆以及技艺展示区。

三层才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景泰蓝博物馆(四层是办公区),常年免费开放(9:00-16:30)。

参观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关于景泰蓝的微历史吧:

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

起源于元朝,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

色彩主要以蓝色为主,故被称为“景泰蓝”

-年,由于战争原因外销中断,许多珐琅作坊倒闭

年,清华大学营建系成立抢救景泰蓝的工艺美术小组

年1月,由42家私营珐琅厂和专为皇宫制作的造办处合并,组成北京市珐琅厂

年,北京市成立工艺美术学校,专门培养景泰蓝设计人员

年,景泰蓝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年6月,建设了我国首座景泰蓝艺术博物馆

三层分为博物馆和珍宝馆两个展厅:

博物馆展厅分为、、以及四个部分。

展柜里陈列着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景泰蓝工艺品,结合历史资料、文稿图纸、手迹图片和奖品、实物以及原始工具展示等,以时间为脉络向我们讲述了景泰蓝制作工艺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这个微缩模型展示的是清养心殿造办处珐琅制作的场景,乾隆皇帝亲临督导御制珐琅。

四周展柜里的景泰蓝工艺品,除了我们常见的花瓶、碗盘等实用器皿,还有神态各异的人物、山水、花鸟、瑞兽等。

看这套年北京亚运会的景泰蓝,经历过那段日子的朋友们都对熊猫盼盼无比熟悉。

那个年代已经成功研制开发了景泰蓝的二代产品——银晶蓝,它的掐丝用的是银丝,点蓝釉料是透明银蓝料,色彩透明度好,润泽而鲜艳。

下图作品名为《冬奥五环珐琅尊》,是为年北京冬奥会创作的景泰蓝艺术臻品。其中融入了奥运五环和独具中国特色的忍冬纹,忍冬纹具有美好的吉祥寓意,凌冬不凋。

(瞬间想起了乾隆年间的各种釉彩大瓶……)

这件斗拱样式的作品,是年北京APEC会议雁栖湖国际会都集贤厅的景泰蓝装饰构件,包括18个大斗拱和48个小斗拱,以及门口壁饰根。

制作难点是要保持洋红、桔红、桔黄的釉色在烧制过程中不发生色变,以及景泰蓝在安装过程中与钢结构、木结构的正确组合。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几件景泰蓝单品,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临近出口处的这件作品名为《丝路钟声》,由常沙娜老师(艺术家、教育家)和钟连盛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与烟台美时嘉钟表有限公司合作,选用敦煌艺术图案,整体的造型和色彩都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瞧瞧人家这奖杯、奖牌,“京珐”品牌是景泰蓝行业的第一个知名品牌、北京市著名商标,产品数十次荣获国家、部、市级金奖和大奖。

参观完博物馆,再到对面的珍宝馆看看。这里陈列的大部分是老艺人及大师代表作品。

展厅一进门处有几个展版,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景泰蓝自元代起源、明代兴盛直至清代成熟的历史发展过程。

《遥闻蒙元——探寻珐琅起源》

《回望大明——步入景泰王朝》

《感受满清——品味康乾盛世》

《近览当代——感受时代气息》

在这个展厅可以欣赏到钱美华、常沙娜、钟连盛、李静等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以及多件大型景泰蓝艺术精品,非常值得一看。

《兵马战车》是仿秦始皇陵铜车马1:1而制,大小数千个零件,色调以蓝为主,并以古铜纹、拐子纹作装饰,人物及马匹的形象生动逼真,能够感受到作品散发出来的宏伟气势。

《福禄万代钟》创作于年。金色的枝蔓沿藤蔓而下,五个小葫芦分布在主体周围。以缠枝莲花纹为主,穿插团福、团寿、蝙蝠及百花、百鸟、葫芦等传统纹饰图案,寓意福寿延绵、幸福安康。

《錾胎珐琅八宝》是清中期的作品,亦称八吉祥,佛前供器。是转轮王的另外八件宝物,可以简记为轮、螺、伞、盖、花、罐、鱼、长。

最令人难忘和感动的是展馆中央布置了《战疫》主题作品,通过景泰蓝的工艺方式再现了那段非常时期下的铭记与感谢。

临走前别忘了看看厂区一侧陈列的这些老旧机器,它们见证了景泰蓝工艺的进步,也凝结着几代“京珐”人的心血,是不容抹去和忘记的工业记忆。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景泰蓝技艺没有失传,并且在一代代匠人的努力和汗水中历久弥新、生命不止。

若再过一个千百年,后世之人也会像现在这样呵护并传承着这些传统技艺吗?

我想,会的。

-F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