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的东北方,有个地方叫广汉。
也许你没听说过这里,但是提到三星堆,我相信你会有所耳闻。
广汉三星堆,是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
它的地位、来源和出处有诸多资料讲解,这里不用赘述。
古蜀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当年李白写下这样的诗句,古蜀国神话,一直在上千年的时空里流传。
古蜀人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土著部落,蜀部落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中原文化的部落。
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古称“蜀身毒道”。
以三星堆为起点,经云南,入缅甸,抵印度,直通中亚和西亚。其支线“牂柯道”通过红水河、黔江、西江水路,经贵州、广西抵达广州而至南海。另有一条支线通过礼社江、元江、红河水路,出云南抵达越南而至中南半岛。
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如此重要的古蜀国,却因为时间久远,又缺少文字记载,留下的资料甚少,古蜀文化充满了未解之谜与神秘色彩。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
从地图上看,三星堆所在的三个土堆呈直线排列,像一条线上的三颗金星。因此命名这里为“三星堆”。
三星堆是古蜀国都城,占地面积相当于五个紫禁城的大小,是夏商时期南方最大的城市。
古蜀国都城,后来从三星堆迁址金沙,成都可以坐拥两处重量级文化遗迹,真的十分幸运。
三星堆博物馆代表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遗址自年以来,有过多次有重大发现。
随着技术的进步,考古挖掘规范的完善,后期呈现给世人的古蜀人宝藏,越来越丰富。
三星堆文化,是了解古蜀国历史的重要一环。
三星堆是古蜀王国的祭祀坑,埋藏的大量器物,是被破坏后再掩埋的,因此挖掘工作相当困难。
在地下沉寂了年的三星堆文物,时间的痕迹覆盖了一层又一层。
如今,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展出文物,是考古工作者用技术、经验、辛劳,还原的的文明。
不亲自来趟三星堆,就不知道人类的想象力有多么的贫乏。
博物馆看点再次强调,三星堆是祭祀坑,出土的文物都和宗教与祭祀有关。
了解这个基本知识后,再参观三星堆,就明白很多了。
金箔权杖
先秦时期出土的文物,以青铜器为主,金器很少。
这根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制作原理应该是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
金皮上一端布满图案,缺少文字的古蜀国,这些图案是后人了解其故事的主要渠道了。
青铜大立人像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足以领衔群像的最高统治者非年出土的大立人像莫属。
人像身着衮衣绣裳,证明当时的古蜀先民,已经掌握了丝织品的纺织技术。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成片的纺织品文物,但这些铜像的服饰、纹理,让人对古蜀人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想象。
青铜纵目面具
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宏伟壮观的要算这件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誉的青铜纵目面具。
超现实的造型使得这尊造像显得威凌八方,其神秘静穆、威严正大之气给人以强烈威慑感。
青铜神树
历史上的许多宗教,都出现过神树崇拜:东方扶桑、西方若木、神话中通天的建木等等。
铜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通高3.96米,虽然略有残缺,但细节丰富。
在祭祀场景中,神树主要功能之一即为“通天”。神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神灵藉此降世,巫师藉此登天,树间攀援之龙,或即巫师之驾乘。
青铜人头像
没到三星堆之前,知道这里出土了很多人像,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三星堆1、2号坑前前后后出土了50多件人头像。这些造型各异青铜人头像,出土时面部均有彩绘,他们的眉毛浓密且竖立,鼻子又大又宽,嘴巴大而扁平,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挂戴耳饰。
青铜馆内,诸多青铜人头像排成几排,十分震撼。那个场景,让我想到了秦始皇兵马俑。
更妙的是,青铜人头像各个长得不一样。但无一例外地紧闭嘴唇,嘴角向下倾斜。
用面无表情来形容,真的是再好不过。是人?是神?是男?是女?还古蜀人还是外星人?答案还未揭晓,但留给参观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游览时间目前三星堆博物馆有两个主要场馆:综合馆、青铜馆。
面积都不大,但人多的时候要分别排队进入,比较耗时。如果还想参观修复馆,买文创,就要预留6个小时的时间。
文创三星堆的文创店,是成都所有景区最费钱的了。
没有人可以冷静的空手而出。
冰箱贴35-45一枚,盲盒手办几百一套。
比如青铜树造型的各种文创,就好几种,真的挑花眼。
从成都前往的交通在成都春熙路和宽窄巷子,有“景区直通车”服务。
往返66元,一人一座直达三星堆。
缺点就是需要提前预约,忘记比较火爆,且返程时间固定,参观时间被限制。
更多各地风物攻略,请戳
一座寺庙博物馆,成为南京大网红,背后历史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除了鸭血粉丝、梅花糕,南京街头能拼能炫的早餐可太多了!仲夏也能登山?北京怀柔,雁栖湖西山步道,零难度北京旅行不要错过,国博重磅特展:画家的心+艺术的影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