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
读研一年多以来,我总有各种事情要忙,闲下来后只想好好休息,很少有功夫静下心创作。近期刚忙完开题,趁难得清闲,我回顾一下了科研入门经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踌躇满志与试错探索
“写一篇淡水养殖塘中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的综述,向ReviewsinAquaculture(IF=10.)看齐,要让后人有参考价值。”这是研究生录取后,导师王智研究员交给我的第一份任务。
刚接到任务时,我内心复杂。一边是踌躇满志,想争取早日完成;另一边则是初次接触研究的内心排斥。当时,我有一种想法:我一学自然地理的,怎么做起了抗生素相关研究?
科普:抗生素是大部分人工合成药物的主要成分。常见的人用抗生素有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还有很多种是兽用抗生素。人类和动物服用的绝大部分抗生素无法得到吸收,而会随排泄物排进入环境中,并通过水、空气和食物链等途径传播。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危害相对复杂。通俗说,当人和动物长期服用同样的抗生素药物时,药物的治疗效果会下降,这是因为体内的某些细菌或致病菌产生了应对这些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抗性基因可以使特定的一种或多种抗生素药物失效,甚至有可能发生无药可救的情况。因此,抗性基因的传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都属于新型环境污染物。但目前为止,对这些污染物的有效防控仍是世界性难题。
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示意图
带着复杂情绪,年7月,我开启了研究生学习生涯。知识“恐慌”是大部分“科研小白”入门时的问题,我当然也不例外。
分清抗生素的种类和英文缩写是我初入领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抗生素的种类、亚类等英文缩写令我困惑不已。为克服困难,我把所有见过的抗生素英文单词、英文缩写和对应的中文名字都总结到表格中,当遇到文献中不同的叫法时,就补充到表内。尽管整理和补充表格麻烦,但确实有效,在后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阅读文献是弥补知识不足的最好方法,但也要讲究循序渐进。我先从中文综述性文章开始,了解领域研究状况和专业用语,随后看中文研究型文章了解研究过程和写作思路,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后,再上手英文文献。
年暑假期间,我大约学习了二十篇文献,对领域研究状况有了一定了解。9月开学后,我开始尝试从文章中搜集数据。看似基础的数据搜集与整理,却贯穿文章写作、修改的过程。不同研究的采样频率、结果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区别,如何把格式不同的数据,按照一致标准汇总在一起分析,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五十多篇文章的数据,完全由一人整理,难免出错:最初搜集的部分数据无法满足写作需求时,需要重新整理;经过多次检查甚至文章写完后,也会发现错误,每次纠正后,相关的图和正文也需随之修改。在修正不下十次后,问题才得以避免。
“
第二阶段:心理魔障与举步维艰
年冬季是我论文写作最艰难的时间。工作后考研重返校园的我,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丝毫不敢懈怠,所以很少给自己放假。此外,由于疫情反复,研一第一学期,我也甚少外出放松心情。在内外因的综合作用下,我的话开始变少,对身边的事情提不上兴趣。
庆幸的是,外部的压力也推动着我前进。期末考试的到来,促使我保证了八成的学习效果。年元旦过后,我也完成了论文初稿。经过半年的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我对抗生素的理解逐渐深入,也从心理上接受了对抗生素的研究:抗生素和氮磷的本质都是人为排放的污染物,只是污染的机理和长期的效应不同,对传统污染物(氮磷等)和新型污染物(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等)的监测与防治都是为生态环境做贡献。这与我从事科研的初心如出一辙,对抗生素的排斥心理也烟消云散。
论文初稿完成后,我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寒假,但在家的低效率和无欲无求心态的“双重de-buff”下,论文的修改进程可以用龟速形容。假期间电脑的意外丢失让原本进度很慢的修改回到起点。可以说,在两个月的寒假里我的论文是停滞不前。
“
第三阶段:成果初现与跌宕起伏
直到与朋友聚餐时,他们提到我话变少了,我才意识到与以前乐观开朗的我相比,现在确实有些不一样。
我开始调整作息时间。良好的作息时间,确实能带来饱满的精神状态,论文修改也渐入佳境。开学前两周,我对论文修改进度比在家两个月都多了不少。自学校实行报备制出校后,我周末常出校“放风”,同时在校内注意劳逸结合,心理压力得到很大程度缓解,文章内容也得到很大改进。在导师帮助下,我的文章终于在5月初投到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IF=10.),并送审。
一般而言,文章送审就意味着成功一半。初投的顺利让我低估了科研的难度,当时我已经在幻想着即将有一篇顶刊文章。
这一切似乎妥妥当当,但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第一篇学术论文从投出到被拒稿历时24天,短短3周多的心态跌宕起伏警醒了我,科研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绝非易事。好在,发文章并不像考试那样一次成绩决定结果,修改后还可以再次投稿。
“
第四阶段:重整旗鼓与水到渠成
年6月份,我开始重整旗鼓,仔细思考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和导师的建议,站在新的知识高度上阅读更多文章,寻找思路和灵感。
通过对比分析相关文献,我对好的文章有了更加客观的理解,也认识到了自己以前只看到了外在结构,没把握到内在的精髓和文眼。原定两周的修改时间,我花了近四周,并非拖延,而是改动内容过多。
我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集中教学的最后一个月,几乎完全沉下心思做研究。这种状态下完成的论文虽然有了质的提升,但在导师眼里依旧问题不少,如拓展内容太多(全文个单词),重点不够突出。
7月份,从雁栖湖校区回到研究所后,我开始对论文进行“瘦身增色”。反复打磨一个月,我信心满满认为可以重新投稿时,导师觉得还是差点火候。
投稿前的一周,导师带着我逐词逐句地仔细斟酌一遍,又改进了很多。我也在修改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英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真的特别感谢导师的耐心指导。
经过72天的修改,我的文章再次投出。这次先尝试冲击“水中贵族”WaterResearch(IF=11.),第二天被拒但没有焦虑。当天转投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JCLP,IF=9.),第二天送审,经过一次小修,三个月整顺利接收。
从论文写作到录用的整个经历,也是我初步适应科研生活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对研究对象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排斥阶段,我用半年时间接受抗生素,用一年时间认可抗性基因。的确,最初的阶段很痛苦,这种痛苦来自迈出舒适区的抗拒心理;第二阶段是第一次投稿时的些许自负和第一次被拒稿时的沉思,思索的是对自己状态的羞愧;第三阶段是文章被接收、见刊时的些许安逸和惊喜,可以没有负担的入睡,可以冲淡一周的疲惫。
回顾从论文准备到接收的整个过程,我认为有几点值得记录:
1、仔细阅读高水平论文。在科研入门一筹莫展时,我碰巧看到一篇全球湖泊中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的meta分析综述,学习了这篇文章思路。第一次被拒稿后,我再看这篇文章时,发现自己的初稿的确是“比葫芦画瓢”,但仅仅只画了一个“瓢”而已。
2、设计好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在数据搜集阶段,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我还没有形成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果导致一些数据没有用到或格式不对,要花很多时间重新整理,中间做了不少无用功。
3、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