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雁栖湖 >> 雁栖湖资源 >> 正文 >> 正文

42号楼读书会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现

来源:雁栖湖 时间:2022/6/20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m.39.net/pf/a_4709994.html

今天我们向读者推荐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级博士生王书斌在第4期“42号楼读书会”上所做的关于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一书的现场读书报告,根据录音整理。读书会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黄典林老师主持,陈卫星教授作为读书会嘉宾参与了现场点评和讨论。

《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读书报告

《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商务印书馆,年)

主讲人:中国传媒大学级博士生王书斌

谢谢大家。我们今天用关键词的方式来解读这本书,因为它其实整体上还是比较复杂的构型,大家可能对这本书也不是很了解。这当然是因为它有几重障碍,首先它是一本社会学著作,其次它的作者是布迪厄,再次是中文翻译的问题。我在下面经常开玩笑,因为它里面翻了很多基本看不懂的句子,比如“超越所有超越的超越游戏,拒绝所有拒绝的拒绝游戏”。看到这样的句子,当场就绝望了。

说一下布迪厄的简介,他是年生人,其实原来在巴黎高师的时候学的是哲学,后来参加阿尔及利亚战争,转入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如黄老师所说,对于布迪厄,更多的是来自人类学的评价,而且他在年获得了赫胥黎奖章,是人类学的最高荣誉。他与哈贝马斯、吉登斯并称“当代三杰”。大家都知道哈,他的名气比较大。图片上这位像阿兰德龙的先生就是他。

客观主义、主观主义、关系主义

布迪厄

今天我们以关键词的方式展开,就先来看一下这个书名。书名叫做《区分》,其实之前翻译作《区隔》。“区分”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呢,可能是一个从主观出发的,由主体去进行判断,有意识地进行分类的感觉。比如说我看这位同学,就是男孩子,而另一位同学就是女孩子,这是我一个主观的判断。而如果我用“区隔”这个词,你会觉得好像是客观的,比如住在华丽的珠江绿洲(小区)的人与我们这些住在梆子井(学生公寓)的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的划分与差别,一种不平等。其实通过大家对于distinction不同翻译的感性认识,正好能够引出来布迪厄在方法论上的一个超越,就是他既反对主观主义,也反对绝对的客观主义。

先说客观主义。在座的很多同学都听过黄典林老师讲的文化研究课程,我们当时研二修这门课的时候就有一种绝望,就发现没有自我了,发现一切都是结构的,我没法逃脱语言,没法逃脱外部给我的结构性压力,我好像成了一个被摆布的傀儡。布迪厄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布迪厄是结构主义的第三代了,他说这个结构难道就是像涂尔干说的“社会事实是物”吗?好像不对。它是静止的吗?是不动的吗?也不是。人的行动是那么微乎其微,那么没有能动性吗?也不是。布迪厄在《实践感》第一章便对列维?斯特劳斯等人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们把历史简化为一个没有主体的过程,从而陷入了一种“社会法则拜物教”。因此,他是反对客观主义的。

同时,他也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我们一般称之为社会现象学或者社会符号学,认为人主观地创造了所有规律,认为从我出发,从人与人的互动出发,就可以建立所有的社会结构。但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真的进行了很多理性的行动,我们是否真的是功利人、理性人,我们是否可以掌控与把握所有触及的到现实?最重要的问题是,主观主义没法解决阶级再生产的问题,没办法去构型这个社会秩序。

在这两者的分歧之中,布迪厄引入了关系主义。布迪厄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其实是关系以及由关系所产生的一切。对于关系这个概念,我们听过陈卫星老师的课可能有这个印象,陈老师对传播下过很多定义,其中一个定义是:传播是依关系结构而进行,同时促进与建构这个关系。大概是这么一个定义,老师,是这样吗?(陈老师回答:主体和主体的关系。)实际上,之前以个人为中心或以社会为中心的视角,相对而言,都是古典的社会学。布迪厄使用了这样一个关系主义的方法论,试图在以关系为主的情况下,引入另一个概念,就是实践。

(资本)(习性)+场域=实践

《区分》英文版书影

在刚才的讨论中,陈老师也说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布迪厄所说的实践可能有点不同,他所说的实践,是指具体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而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他认为是非理性的,并非如斯密说的那样。他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绝对理性的行为;人在这个社会世界里面,是在凭直觉模糊地感受生活。

因此,实践大概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它模糊。它是前反思的,就是在反思之前或者非反思,同时是前逻辑的,就是它不容你去想象这种逻辑,也没有那么功利和理性。第二,它又是紧迫的。这种紧迫体现在哪儿呢?如果我们认为时间是线性的概念,那么它是不可被间隔的,因为不可被间隔,所以所有实践都是及时性的、瞬时性的,而我们做出的反应都不可能中断,不可能暂停时间等想好了再进行。第三,人的实践亦充满了策略。人总是拥有特定的目标与兴趣。进而布迪厄将实践结合到这么一个公式里面:(资本)(习性)+场域=实践。

资本比较好理解,其实是改换了马哲的概念。它指的是在某些场域里面拥有的资源与权力。布迪厄界定的资本,大致分成三类:一是文化资本,就是我们拥有的学校教育与社会出身;二是经济资本,与平常说的概念差不多,包括继承的与自己挣得的财富,主要是钱的方面;三是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在社会世界当中拥有的关系、声望与影响。另外,在《实践感》中布迪厄补充了一类资本,就是象征资本,其实指的是一种信任,是用操作符号的方式将上面三种资本的占有变得合法。这是资本的概念。

习性或者惯习,关于它的解释有不同的翻译,有的译作性情倾向系统,有的译作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布迪厄认为,习性其实是无意识的,用他的话说,无意识且无意志,就是说你其实并没有意识到它。举一个例子来说,你一般不会直接喝自来水,觉得脏嘛,路边买来的苹果也不会拿起来就吃对吧,但是你拿这个自来水去洗这个苹果之后你就直接吃了。这是为什么?是不是一种幻觉?这就说明你对于拥有的习性并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而这种习性作为一种生成能力,在不同的场域当中会有不同的变化。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踢足球,场上的球员都知道踢足球的规则,但是当他进入这个场中踢球,在球过来的一刹那他做出的那些动作,其实都是下意识的、是无意识的,他不可能精确地算过每一个球的角度与力度。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场域中,他的潜在行为倾向会生成现实的、具体的行为。而习性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有办法让你按照现在的兴趣、按照现在的条件去生活,同时觉得得意、觉得适应,至少不会觉得有什么违和感。

场域,与习性其实是一对概念。布迪厄把场域比作一场游戏,身在游戏里的人就会争夺某种特定的幻象。游戏,我们都很熟悉,拿游戏类电视节目举例,比如说《一站到底》,平时如果你知道一些细碎的知识好像没什么好得意的,但是放在这个以答题为竞争方式的节目场域里,你就可以成为“站神”,还可能成为“终极站神”,还有年度PK。场域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空间,布迪厄所说的场域虽是一个网状的构型,但是我们在最初理解的时候,也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封闭的空间。而场域总是以拒绝的方式把其他元素排开。比如说商业这个场域,它会把所有的情爱关系、友谊关系排除在外,谈生意就是生意,就是谈赚钱,谈共同利益。它总是以这样拒绝的方式把场域的边界划定出来。另外,在场域里面进行的其实是一场争夺资本的游戏,而这个资本既是你的工具,同时也是你争夺的目的、争夺的对象。

那么,习性与场域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比如说我们正在进行的这个读书会,由于在座的同学们都受过多年的学校教育,知道怎么样维持这样一个读书会的秩序,那么在我讲的时候,你可以认真听,也可以玩手机,可以偷吃食物,也可以喝喝水,都可以,但是你不不可以大声地咆哮。你把握得住在这个场域中甚至很细微的尺度,这就是场域与习性的配套。

好了,我们把这几个概念梳理清晰,就可以进一步理解布迪厄所说的趣味其实都基于资本的总量与结构以及它在时间中的变化。也就是说,资本决定了你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同时资本也是你的配置,进而产生了在场域中的权力,这就是我要做的一些简单的铺垫。

趣味的阶级区分

《区分》法文版书影

这本书整体都在讲趣味,布迪厄认为趣味判断是判断力的最高表现。就像黄老师经常提醒我们的一样,趣味是凝结在身体上的。身体的记忆、对于身体的使用以及你与身体的关系,其实在我们的相遇和交流中无一不展现,一切都凝结在身体上。换言之,身体展示着社会的全貌。

这本书的中文版比较新,一般的书评就集中在讲布迪厄对趣味的三分法,基本分为:合法趣味,这代表着文化贵族或统治阶级的趣味,指的是统治阶层需要一定高级配置的,然后追求美学的、追求形式感的一套趣味;中产趣味,因为中产处在焦虑的、急迫的状态,所以他们的趣味是模仿上层同时又拒绝下层的,在布迪厄的描述中,是比较尴尬甚至比较悲观的一种趣味;民众趣味,民众喜欢直观的、喜欢爽的,然后及时满足的趣味。

同时,还有一种趣味的二分法:一个叫做奢侈趣味,也叫自由趣味,另外一种叫做必然趣味。奢侈趣味是什么呢?我拥有时间也拥有钱,可以想干嘛干嘛,为了保持体型我可以吃素。必然趣味呢?像我这样,没有钱必须吃素。所以在有些时候、有些方面,我们惊人地重叠了,这个他称之为“虚假一致”,用以批判很多社会调查显示出来的大家都吃素,可实际上我们的阶级构成、我们的配置是完全不一样的。趣味,实际上是一个从社会结构到心态结构的过程,布迪厄很好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关于趣味分析,第一个例子就是审美。我们看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一看就是要打康德的脸,康德是《判断力批判》嘛。所以布迪厄在一开始就说康德啊其实你是有阶级习气的、是带有贵族视角的。因此,布迪厄提出一个概念,叫“合法领域”。什么是合法领域呢?就是音乐和绘画。为什么音乐和绘画就是合法领域呢?这是因为懂得音乐和懂得绘画的人,他们常说你看这个作品、这幅画,要有一个纯粹的目光。可是这个纯粹的目光真的存在吗?布迪厄就认为这个纯粹的目光是不存在的。为什么不存在呢?因为事实上你想懂得一幅画是需要很高的配置的,用布迪厄的说法叫做“无用的培训”。你要经过多年无用的培训,比如乐器的三大件,至少得有十年的功夫才算起步,才算大概了解,而这种无用的培训在日常生活中,对普通中产或民众阶层来说,它并不会为你争取到更多的利益。懂得画、懂得音乐,对我们找工作、买房、结婚、生子都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而这样的一种配置实则是一种拒绝。这种拒绝如何产生的呢?就是我懂你不懂,因为我懂,所以我保持住了我这个统治阶层的地位,让其成为一种合法占有。换言之,这是某种炼金术或社会魔法,使这一状况变得很平常。底层的人不具有发言权,也没法儿定义这个事儿,所以对于合法领域、合法趣味只能仰视,只能保有距离,而且永远无法缩短这种距离。

按照康德的说法,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是讲究静观状态的,是无功利的。康德批判的是肤浅的感官愉悦,肯定的是纯粹的反思趣味。但是,在这一个肯定、一个否定同时发生,而这种同时发生带来的是一种社会差别的合法化。这就是为什么布迪厄要批判康德。

布迪厄认为,贵族其实是一些纯粹的本质主义者,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像自身证明他们非常自由。然而其他人,在这个社会世界当中,在这种考核当中,在这种评判当中,自然被还原成为一种功能,是功能性的存在。其实我刚才讲到的奢侈趣味(自由趣味)和必然趣味之间的差别很简单,就是有用和无用。在奢侈趣味的层面上追求的是无用,一切都是对于理想化的、审美的、形式的追逐;而下层民众,在必然趣味层面,都在追求有用,像我们没事儿逛淘宝、追求性价比,就非常低层。因为购物其实不光是一个购买物品的过程,购物需要充足的时间,享受奢侈品消费带来的服务,其实奢侈品最大的意义是一个享受配套服务的过程。而我们发现,现在所谓的“轻奢”概念很流行,好像城市中产都有这个习惯,攒俩仨月钱买一个好包,然后你发现所有的中产都有了几个好包,反倒成了中产的新特征。

我举个赛跑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现在统治阶层、中产阶层与平民阶层一起跑步,就好比陈老师在最前面跑步,黄老师在中间跑,我在最后面跑。我们三个同时跑,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我一定要赶上黄老师,因为他是在我前面拥有一个合法性地位的人。我努力跑,黄老师也努力跑。我很开心,有一天我终于成了青椒(青年教师),我就发现黄老师跑到了陈老师的位置,陈老师跑到了布迪厄的位置。没错,可能是进步了,尤其对于我来说,如果我代表的是底层的话。但是这种进步和改变并没有带来结构上的变化,这就是布迪厄所说的虚假的“结构平移”,像一种通胀的感觉,其实这种结构通过保持距离的方式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关于趣味,布迪厄在书中举了太多例子,我算了一下,至少有三四十个方面,包括吃、喝、衣着、看戏、收藏、报纸评论、教育投资等,大概日常生活中相关的他都进行了举例说明。我简单说一部分,比如对于形式的探索是一个相对高层的统治阶级(其中包括知识分子,是属于统治阶级里的被统治阶层)比较喜好追求的,比如说去看话剧,看先锋戏剧或资产阶级戏剧。而普通民众呢,我们在看宋小宝的小品。人家在看戏剧,我们在看小品,这中间就形成了差距,形式带来的晦涩其实是民众无法接受的。民众只能接受什么呢?就是直接和解放的东西,像宋小宝、像《欢乐喜剧人》,我快速地笑、瞬间地满足、转瞬地忘却。用布迪厄的话说,统治阶层或者贵族是一种好似苦行的自由,他好像很节制、很追求形式、追求繁杂的细节,但是其实他是自由的;而民众是一种看似享乐的悲观,如果我们还在朋友圈上晒美食,你要反思一下,你在追求那种暴饮暴食,在追求这种快速的满足。其悲观,极端一点说,是有今天没明天的悲观,同时也是一种阶层上升无望的悲观。布迪厄认为悲观是民众阶级的底色,就好像自由是上层的底色一样。

在艺术方面,统治阶层有一种能力,他能把生活艺术变成艺术,所以他们自是其所是,所以他们拥有一种先天的自由、自在、自信。中产阶级或小资最难模拟的就是这种自信。而民众则成为一个陪衬的角色,因为你无法参与到这种自信中,甚至你看都看不到。同时传统的贵族用继承的方式,在获得方式上的不同会使得风度不同,资本结构显然也是有差别的。下面从几个比较具体的方面谈布迪厄对于趣味区分的解释。

文化

对于文化精英来说,文化意味着什么呢?书中举的小资产阶级自修者的例子,自修者的困惑在于永远不知道文化是个游戏,文化其实并不是知识。有一回我出去跟人聊的时候,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在读博这件事,她就疯狂地问我问题,但是我并不知道,但她觉得博士好像就都应该知道,可事实上,文化并不代表知识。用布迪厄的话说,其实文化代表着的是一种与文化的关系。你与文化的关系,你对它的把握,你是否能够将它看成游戏进而很好地对它进行掌控。有一个说法,说文化是当你忘掉一切所剩下的那个东西。其实也是一种关系。而自修者的困惑折射出来的是小资产阶级想要获取文化资本的焦虑感。

时间

时间当然也是一种权力,时间的权力在于什么呢?如果是贵族阶层,首先在时间上他拥有从前,他拥有从前是因为他继承了很多文化财产,比如说小时候家里就收藏着大量古董,家族有很好的历史,这种东西传承下来,因此他是拥有从前的。同时他拥有现在,他时间充裕,可以从容悠闲地度过现在的时光。又由于他的资本积累,他还拥有未来。对照书上的一个说法,当时我就惊了,从贵族的角度来看我们普通民众,书中原话是“他们是普通的人民,社会结构的简单成分,历史进程的惰性材料,精神宇宙的次要因素”。基本被踩在泥里了对吧?对于时间,布迪厄还举了很多好玩的例子,比如语速。他说语速也能折射出一些问题,他说平民阶层总是很急,因为总有事儿干,说话就容易快;小资产阶级呢,因为他过于炫耀,知道太多或者知道太少,总是忙于掩饰或急于把这个过程走完,所以他也容易说得比较快;而统治阶层或者贵族,就容易说得很慢。这种慢基于两种自信:一方面,他很自信,在于他说的对,因为他是贵族,他自是其所是。这是对于正确性的权力。另外一方面,他对于占有你的时间拥有充分的自信。

教育

说到布迪厄,跳不开这块,他年的著作《教育、社会和文化再生产》就讲的是教育问题,差不多二十多年他都在做相关的研究。说说炼金术,举个例子,我是老师,你在学校里面上课,我觉得你写的文章不行,我不能说你工农习气这么重,什么东西都写不出来,这样说会激起反抗。但如果换一种方式,说你这个笔法平淡无奇,好像没有灵气。好像就能接受。但这种灵气是谁给你的?是你的社会出身所带来的配置。也就是说,换成另一套话语,就可以显得中立、显得合法化。布迪厄认为,教育机构看似是一个民主的、普遍推动大众知识上升的机构,但实际上它是一个稳定阶层固化、稳定阶层间不平等、稳定权力不平等甚至扩大这种差异的一个方式。

布迪厄还提到一点,很辛酸,他说你在学校里选择什么专业,其实已经基本决定了你这辈子的资本总量。因为他认为社会出身好的学生能够选择好学校的好专业,便于日后的资本积累,但出身一般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配置较低,只能选择不好的学校或好学校里不好的专业,那便很少有机会完成资本积累与阶层上升。

关于教育投资,他发现中产阶级很容易在孩子的教育上面大量的投资,他会把他没有完成的阶级升迁的愿望转移到孩子身上,但结果有可能是失败的,可能是幻灭与绝望。换言之,阶层的升迁可能要经过几代而不是一代人的时间才可能完成。当然,我们也不该对此太绝望,因为每个人的轨迹还是有可能改变的,他称之为中断,也就是有可能会突然意识到场域和习性之间的关联,进而产生中断。这种中断可由集体事件产生,比如战争;也可由个人事件产生,比如不同阶层的相遇。(陈老师:就是逆袭嘛。)对,但仍是个小概率事件。无论如何,还是有可能逆袭的,各位还是要有梦想和情怀。

食物

布迪厄研究发现,底层大量地吃肉食、吃油腻的、吃不好消化的东西,而上层吃的很清淡、很精致、很讲究。区别在于哪儿呢?对于食物的选择其实具有一种未来指向,也就是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样的。上层饮食的节制是因为他有一个体型的追求,而民众则追求体力,吃的多才能有力量,它充分凝结的战斗力与劳动力。(陈老师:这里面有一个案例对比,一个是当年比尔盖茨请中国国家主席吃饭,就只有三个菜。然后过了几年,我们这边的大型国际会议,在雁栖湖酒店那一套餐具就有68件,元首级的,然后总理和部长级的是65件,然后都在网上秀。反正你就可以对比一下,各自的符号标准是什么?)

运动

趣味大概有三种走向,刚我讲了文化与食物,还有是一种自我展示,包括服饰与运动。在运动方面,上层会尽量避免身体的直接冲突,避免流汗、避免争执、避免特别暴力性的东西,但下层喜欢争斗的、出汗的、显示体力的东西。因而在运动方面也就区分开了,民众追求体力、对抗性、爽、尽兴。而贵族运动主要是想保健,不是想争个你死我活,我这么非富即贵的干嘛要玩命呢?没必要。贵族或者上层的运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量并不会减少,因为保健的需求一直存在;但中下层随着年龄的增长、事物的增多,会日益减少运动的时间。

爱情

说说布迪厄怎么看爱情,可能会让大家失望。书里的原文,他说“独特的人之间的独特相遇的极端不可能性,掩盖了可替换的偶然的可能性,就是导致互相的选择被视为一种幸运的偶然,即模仿合目的性的巧合,因而增强了神秘之感”。也就是说,其实这个事儿没那么奇特,我们其实在配置上是相互匹配的,是在别人身上识别出了自己。原文是“爱情也是在另一个人身上爱自己的命运并感到在自己的命运中被爱的一种方式”。

性别

在上层,男性较为女性化的情况实际上是比较普遍的,因为他没有必要强调自己的特征,同时他又喜欢比较优美的东西,喜欢无身体伤害、非暴力性的东西。下层则非常强调男性气质。一个食物的例子很好玩,他说男人不能吃鱼,鱼是给小孩吃的,给病人吃的。因为男人在面对一条鱼的时候,他会吃得非常像一个女人,像一个小孩,没法体现他的男性气质。

政治

说到工人阶级,布迪厄说政治对于他们的不公平在哪儿呢?西方有一种政治问卷的方式,要求被访者做这个政治问卷,要求他做出回答,但问题是想理解上面的问题本身是有难度的,对于工人阶层或者是民众来说,他可能并不具备理解这个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无能。(陈老师:这问卷就是一种圈套。)对,就是个圈套。实际上他填的意见他可能都不知道,看了这个问题才第一次想这个事儿,也没想明白就随便选了一个。(黄老师:甚至你不问他,他这辈子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对,所以他的回答其实看到问题才瞬间产生的。(陈老师:政治是一个培训过程,要不然为什么老是需要政治学习?)。

而当民众有机会在政治场域里发言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他其实并没有自己的语言,他所喊的都是一些口号、纲领。因此他很难真正地发出声音,那么他就可能去找一个代言人,就是政党里面的代言人替他说话,就像老师说的这其实也是个圈套。

阶级与阶层

其实这本书中的一切都是围绕阶级、阶层而进行的趣味分析。大体上分上、中、下三个阶层。对统治阶级的划分,是包括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同时也包括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知识分子这个阶层很有趣。知识分子很喜欢看书,很喜欢去博物馆,为什么呢?因为他要用最小的经济资本来换取最大的文化资本。这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决定的这么一种方式,当然也是因为拥有强大的文化资本才使得知识分子归属到到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阶层。布迪厄对知识分子的研究也有一些评价,有很多阶级知识分子是替工人阶级说话的,但他批判这些知识分子“他处于工人的情景当中,工人的生活的情形当中,但他不具备工人的习性,他以临时的方式进入工人状态”,所以他提供的认同可能是虚假认同,至少是可疑的。

那么,资产阶级有一个什么样的特性呢?就是自信,他自是其所是,同时保持一种疏远,懂得让别人伺候。资产阶级明白,挥霍、疏远、让人伺候,其实是必须的,是有助于成就或积累社会资本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展示。

小结:表象、现实与反思社会学

布迪厄所说的一切,整体来说,就是一个社会表象、社会行动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书中有一章,叫《表象的现实与现实的表象》,他说人与群体通过实践和属性不可避免的显露这些表象,所以呢,把握主体对现实形成的表象,这些表象本来就构成社会世界的整个现实。他是通过把握表象的方式抓住了那个现实。因为除了这些表象,这些凝结在身体上的表象之外,我们其实也感觉不到其他的现实。(黄老师:就不可能有其他的现实。就是符号化的。人不是不可能离开这个表象去把握现实的。)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布迪厄描绘了一个丰富的社会空间。他说这个社会世界由许多小世界组成,那么这本书亦是以社会分级化的各种方式为出发点来建构社会群体的一种逻辑学。而这些社会群体采用的生活方式和它的争斗过程也充分地体现在这本书里。与此同时,社会等级和社会群体再生产的方式也有所体现,读的时候会让我们想到《学做工》里面的内容,即通过拒绝的方式,上层拒绝下层,下层同时也拒绝上层,社会结构与秩序得以稳定。

我再举个例子,来,小别,现在看向我,你最先看到什么?快说!(小别:帅?)好吧,其实最先看到的是你自己的眼镜。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已经意识不到是通过眼镜来观看这个世界的了。如布迪厄所说,这一整套机制之所以能不断地运转下去,就是因为我们忘了。就是因为这种忘记,使得我们渐渐忽视,最后便没法发现了。布迪厄强调,社会学家应该经常停下来,观察自己的呼吸。你觉得它太正常了,觉得它没什么好说的,但实际上它也有故事,有原因。

我没有做太多与传播学的接合,但刚才提到的基本上又似乎与传播学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黄老师:你讲的表象问题,这本身就是传播学或文化研究视角的传播研究所关心的问题,这跟我们肯定是有关系的。)对,所以希望今天的讲述如果能勾起大家那么一点点的兴趣,希望大家都能抽时间把这个书再好好读一下。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个书好像榴莲,你看起来它有点晦涩,有点臭臭的,可如果你尝试一下,也许它会成为你心目中的水果之王。你会予它赞美,为它加冕。谢谢大家。

报告人:级博士研究生王书斌

传播的观念

ID:ideasof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