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北京首都功能定位之一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变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意味着更高标准和要求。五年间北京围绕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全面发力,不断增强源头创新能力、技术引领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在京优质企业的产业支持。近日,记者通过走访金隅集团所属的多家企业,零距离感受作为首都国企的金隅集团,全力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服务“三城一区”优化创新联动
从“全国”到“国际”,北京之所以能够自信地提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其底气在于“三城一区”,即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是因为“三城一区”不断焕发新动能,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
金隅兴发科技园
金隅兴发科技园项目位于“三城一区”之一的怀柔科学城北部核心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工业氛围,成为长城脚下别具特色的世界级项目。项目以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为标志性建筑,按照“国家战略、世界一流、国际引领”的要求,搭建数学科学与数学应用领域交流平台。兴发科技园未来将围绕科技研发、应用研究、高精尖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成为国家标志、世界顶尖的高等研究机构聚集区,打造怀柔科学城“皇冠上的明珠”。
此外,园区建设也独具“低碳”科技气息。利用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叠加矿山修复等生物固碳措施,金隅兴发怀柔科技园正在实现典型建筑0碳排放、低碳园区减碳排放(国家现行标准)20%的目标。项目落地后,有望取得北京市首个零碳建筑高能效质量标识、运营标识,以及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园区标识认证术,曾经该园区每年碳排放达60多万吨,未来这个数字将有望缩减到1.1万吨。金隅用实际行动,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
中关村科学城的延伸区域西三旗,正成为北京市最新一片“双创”热土,现如今又一处聚焦“高精尖”产业的金隅西三旗科技园落子。园区依靠区域内高精尖科研资源,明确大信息、大数据和高端装备研发为主的产业定位,目前多家“高精尖”企业已达成入驻意向。
与之相比邻的金隅智造工场已经成为科创园区的明星代表,是北京市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重点推进项目。目前,园区已实现多家科技企业、多位科技人才的聚集,并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创业板上市企业、3家科创板块申请上市企业、6家智能制造行业独角兽、9个北京市重点项目,园区知识产权产出超过件。
金隅智造工场
建材厂华丽转身高精尖,科创园‘瓦片’蜕变成‘芯片’。金隅西三旗科技园、金隅智造工厂和周边的东升科技园三期实现“互联互通”,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突显科创企业营商优势,促进西三旗区域转型提升。
以金隅兴发科技园、金隅智造工场、金隅西三旗科技园为代表,金隅集团准确把握首都发展的本质要求,为实现自有土地转型升级不懈努力,以政企合作形式打造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颗颗明珠。
打造创新综合体搭建科技生态圈
党的二十代报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金隅集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与核心驱动作用,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助推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金隅集团以金隅科研总院为科创体系中枢,覆盖各二级集团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产品研发中心,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水泥及环保产业、混凝土及新材料、绿色建材及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发展的“1+N+X”科技创新综合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上下贯通的创新管理效能,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实现科技创新的协同增效,建立融合、协同、高效的金隅科技创新体系,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金隅科研总院
同时,“十四五”开局之年即锁定“政产学研用金服”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目标,完成生态圈工作图谱绘制。完善科技创新管理、科技人才奖励、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机制,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体系“四梁八柱”。先后与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十余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
立足新发展阶段,金隅集团围绕主责主业,坚持整合发展、契合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四个发展”战略理念,围绕“绿色低碳环保”“绿色新型建材”“绿色智能制造”“绿色智慧建筑”“新材料”五大创新方向,聚焦八大创新任务,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攻关三年行动计划(-年)》,形成“五个一批”重要创新成果,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作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发展,为构建集团发展新格局提供科技支撑。
“十三五”期间,集团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对主业的支撑作用,累计科技投入78.2亿元,围绕5大领域17个专项,组织开展了重点科研项目项,主持完成标准59项,获得授权国家专利项(其中发明专利项);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工程34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9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9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年,金隅集团持续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化转型、城市更新、高端服务等领域,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将自身发展契入到国家“双碳”战略、首都城市建设中,当好城市净化器、政府好帮手,并助推自身高质量发展。
加速数智转型升级助推智能制造发展
近年来,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数字技术赋能各行各业各场景,智慧工场、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楼宇被广泛提及。
在金隅阳泉冀东水泥公司的厂区里,数十辆无人驾驶运矿车每天不停穿梭,装车、运载、卸车。智慧矿山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卸料口、维修间、矿界、加料口等各处实时生产情况一目了然。设备、质量、能源、窑磨专家控制、智能物流、安全环保等全部实现系统化管理,通过数据积累与分析,形成设备预测性维修维护模型,打通生产与管理的系统连接,实现生产经营智能分析。
智慧矿山远程应急接管系统
阳泉公司在金隅集团所属企业中不是一个个例,而是金隅集团8家水泥智能工厂标杆企业的其中一个试点项目。另一个行业标杆项目金隅冀东水泥铜川公司万吨线项目,通过二代水泥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大量应用,运用大数据、图像识别、知识工程、人工智能、通讯技术机理仿真技术,成为集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为一体的水泥产业智能工厂建设标杆示范作用,目前正在探索在万吨线智能化基础上打造出具有金隅特色的“无人化工厂”。
以金隅冀东水泥公司为代表的传统水泥企业,已开始加速推进智能化场景覆盖与工业APP应用建设。新时代背景下冀东水泥以“二核心一底座两张网五转变”为数智化愿景,围绕营销、采购、物流三大核心业务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落地“水泥电商、智慧物流、阳光采购”三大平台,实现资源汇集与整合、业务模式创新、生态培育和再造以及客户服务延伸等集群功能。加快发展产业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创新“公转铁”全程零排放绿色运输模式,打造基于产业互联互通、绿色智慧储运、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供应链金融为主业的“首都物流高地”。混凝土集团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体化自主运营平台2.0系统正式上线,新材集团制定装配式建筑EMPC产业链平台建设方案,BIM(建筑信息模型)一体化集成设计能力在玉田项目验证成功,推动“金隅智造”大建材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积厚成势。投资物业集团以“客户需求”为轴,以“资产运营”和“客户服务”为“线”,正倾力打造全域“数据中心”,结合大数据智能分析并深度刻画空间场景服务,将“人-空间-服务”打通,形成端到端的服务闭环,推动整体运营、管理、服务的“数智化”转型和“生态化”演进,赋能物业管理,升级“金隅服务”品牌价值。
金隅集团把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编制发布《数智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及实施细则,绘制数字经济体系“规划蓝图”,夯实数字经济体系“基石底座”,构筑数字经济体系“四梁八柱”,启动“数字化”主题年十大示范项目,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智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跑出数字化元年“加速度”。
满眼生机转化钧。金隅集团正踏着科技创新和数智化发展的基石稳步前行,向着更深远领域持续迈进。未来已来,面对新的目标和更高要求,金隅集团将发奋走好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之路,努力为首都“四个中心”和国企现代化建设提供“金隅智慧”和“金隅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