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学院或研究院无疑是很多中国高校的新亮点。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正如同高铁一样飞速前进,但业界却逐渐认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打个比喻来说就是:这列高铁既缺少制造者,也缺少维修工,甚至驾驶员的数量都不够。人才不足已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掣肘之一,为满足各方需求,以人工智能命名的学院从去年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高校。截至目前,国内已有数十所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对于一些高校而言,不仅AI学院是新的,学生是新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教辅也都是新的。面前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道,而背后又是国内AI人才短缺带来的巨大压力,这些AI学院究竟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工智能人才?
刚需引发AI学院热
“嗡嗡嗡……”一架迷你无人机的机翼发出旋转的声音,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一间教室的低空中飞行。教室里,几十名学生的目光随着无人机左右移动。钱家伟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国科大人工智能技术学院(简称“国科大AI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来到这里我才真正了解,原来AI涉及的领域如此之广。”钱家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本科学习的是计算机科学,每天主要是对着电脑编程。他认为现在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因为目前看无人驾驶、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这些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都离不开AI,AI也成了最有前景的专业。
国科大AI学院成立于年5月28日,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国科大AI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后,第一批研究生于同年9月正式入学。今年,国科大AI学院继续招收多名全日制研究生和数量相当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国科大AI学院副院长肖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年3月的中科院院长办公会上,学校就通过设立AI学院的方案,而成立学院的计划则在当年年初就已提出。
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在国家政策鼓励与AI发展大潮推动下,一年多来,包括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国内数十所高校均成立了AI学院或研究院,一些高校还开始招收AI方向本科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计算机领域的老牌名校,在年获批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本科专业,同时成立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并于年开始招生。年11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全国第二所成立此类新型学院的高校,而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则是首家。“我们与其他学校情况不同,AI学院的成立是自然成长、水到渠成。”参与学院建设的西安电子科大AI学院教授王爽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AI人才的供需失衡已成为业界普遍面对的问题,而社会对AI人才的需求却越来越旺盛。”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职场社交网站领英此前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截至年一季度,基于领英平台的全球AI领域技术人才数量超过万,其中美国相关人才总数超过85万,高居榜首,而中国的相关人才总数约为5万人,位居全球第七。相比之下则是全球AI领域人才需求激增,过去3年间,通过领英平台发布的AI职位数量从年的5万飙升至年的44万。清华大学微电子系研三学生高阳告诉记者:“AI产业的前景被普遍看好,我身边70%的同学都开始转向AI方面研究了。”据他介绍,尽管同学们研究的方向各不相同,但近两年都开始转向AI领域或者加入AI相关的企业。高阳说:“企业普遍为AI方向的毕业生开出三四十万元的年薪,但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依然供不应求。”
未来几年内,AI类学院或研究院将会越来越多。教育部年初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到年建设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校企融合,借力办学
开学季临近,多所高校的AI学院也将迎来首批新生。王爽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西安电子科大AI学院今年共招收本科生人,超过预计的人。记者也从重庆邮电大学方面了解到,该校与科大讯飞公司共建的“重邮讯飞AI学院”今年招收本科生约人,研究生人。
尽管在填报志愿时都盯着“人工智能”的名头,但对大部分收到相关高校AI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尤其是要走进大学的本科生而言,AI学院到底要学什么,有的仍是一头雾水。据肖俊介绍,国科大AI学院按照教研室设置课程,目前已有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基础、脑认知与智能医学、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等6个教研室,共开设75门课程。
《环球时报》记者在国科大AI学院“-学年课程教学计划”中看到,该学院将课程分为学科核心课、专业普及课、研讨课与科学前沿讲座4种类型。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需要学习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与分析、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原理和现代控制理论5门核心课程。据肖俊介绍,研讨课和科学前沿讲座是国科大两种特色课程,前者重在教师与学生的探讨交流,后者则请学科领域的代表性专家介绍学科的前沿发展情况。
交叉性是AI学科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其研究内容涉及计算机、软件工程、自动化等多个专业,具体研究内容包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众多方向。对于这样一门高度复杂的学科而言,培养“通才”可能会沦为“高级科普”,如何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成为AI学院必须应对的首要问题。对此,肖俊表示:“国科大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在面试与选择导师时就基本确定,在学习完基础课程后,学生可以根据研究方向从专业普及课、研讨课和前沿讲座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
不同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各有侧重。王爽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学院的培养方案比较成熟,我们在培养方案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西安电子科大在电路、信息处理上的特色,以及本专业在计算智能、机器学习以及智能信息处理应用等方向多年的项目研究积累和研究生培养经验,从而确立了以‘智能+信息处理’作为专业方向。”王爽补充说:“由于AI科技更新换代比较快,涉及的应用领域跨度也很大,教学方案以及课程设置也需要不断改革,我们也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除依托本校传统优势学科外,一些学校还选择“借力”,从AI技术另一大特点——应用性强入手——借助AI企业力量进行人才培养。今年2月,重庆邮电大学与科大讯飞联合成立重邮讯飞AI学院,与科大讯飞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度的“校企融合”。据科大讯飞西南区总经理娄超介绍,科大讯飞可以为重邮AI学院提供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为重邮的教师进行培训。此外,科大讯飞将为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项目库,其中包含经过脱敏后的真实项目数据,可以为学生打造更真实的开发场景,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业界呼唤设立一级学科
虽然学院的名字都包含“人工智能”,但《环球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学院学生的专业却各不相同,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多个专业,但就是没有“人工智能专业”。据了解,目前,教育部尚未把人工智能列为高校的正式专业,这也意味着,我国AI人才的培养尚没有普遍标准和统一规划,这一问题的最明显体现就在教材上面。以国科大AI学院为例,授课教材多为老师自己编写的讲义,每年也会出版两三本相关课程的教材。
据西安电子科大AI学院王爽教授介绍,该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已撰写10余部相关教材和著作,有的被国内一些高校选为本科生与研究生教材及参考书。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市面上大多是各个专业、不同研究方向和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自己教学科研实践,总结性地撰写的一些教材,还没有系统性地完整编写一系列适合AI教育的教材。今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计划从年开始陆续出版一批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工智能专业教材。
教材、课程、培养大纲等统一规范的缺失,使得业界开始呼唤人工智能一级学科的设立。王爽认为,过去人工智能被归于计算机应用,但它更多是一个交叉学科,从其发展来看目前已有成为独立学科的必要和条件,“设立相应的一级学科对于该学科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而且也便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开展”。
不过,一位AI领域专家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级学科设立的关键在于业界是否能对AI的内涵和外延达成共识;作为一级学科,AI是否已具备成熟的核心课程与共通的理论知识。现在看,AI专业一级学科的设置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论证。”
AI人才需要终身学习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各院校设立AI学院或研究院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独立成立学院或者研究院,有专职教师也有规范的课程体系;还有一种是,一些高校的AI学院只是挂上牌子,或者只是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增加几门AI领域的科普课。在设立AI学院或研究院的院校中,除清华大学等“高校”,还有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这样的专科院校。
“我最怕中国的学校,再成立一个人工智能系!”这是AI独角兽商汤科技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近日发表的观点。汤晓鸥“怕的”似乎正在成为现实,一些人也开始关心“AI在高等教育中是否过热”的话题。高校培养出的AI人才真的是市场所需要的吗?科大讯飞西南区总经理娄超的观点是,国内对AI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娄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科生毕业可以做一些基础的软件开发工作,硕士可以结合算法与具体应用,而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博士等高端人才,则作为研究基础理论的科学家。甚至在目前的‘弱人工智能’时代,机器还需要大量的人工给数据‘贴标签’,而这样的工作经过培训的专科生也可以胜任。无论是基础性人才,还是高端的基础理论人才,业界都存在大量的缺口。”
肖俊认为,AI覆盖面广,不同背景的学生有不同工作可以胜任,一些人质疑培养AI领域的本科生会不会成为“高级科普”,这实际上要看毕业生从事哪个层面的工作。不过,肖俊也提到,高校的AI教育确实存在一些“泡沫”,但整体上看,高校成立AI学院或研究院对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是利大于弊的,“只有这样才能暴露出问题,引导学科的进一步建设”。而在王爽看来,AI人才培养还要强调终身学习。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近30年研究历史的硅谷人工智能研究所创始人皮埃罗·斯加鲁菲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对于中国高校而言,教授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并非是最重要的,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已证明这一点。皮埃罗认为,中国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特质是美国高校能培养出全球最多的顶级AI人才的重要原因。
在对比美国和中国利用AI研究人才等话题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莱夫8月9日撰文说,美国需要重新审视行业—大学—政府关系。据了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建立有AI实验室。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媒体的最新爆料是,美国防长马蒂斯已力谏美国总统特朗普制定有关AI战略,美国五角大楼今年6月底已宣布成立联合AI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