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改地名成为舆论热议话题。
最先发酵的是海南。
在海南省民政厅公布《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中,要求将海南省那些不规范的“大、洋、怪、重”地名进行修改,典型者如维多利亚花园、阳光巴洛克小区、维也纳酒店、钓鱼台别墅等名字,都要“更名改姓”。
近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斥着许多这样的名字:海德堡公馆、加州阳光小区、皇家洗浴中心……
房地产商在起名字上可谓是各显神通,妄图以此吸引消费者目光。
但是其实我们非“皇家”、“巴洛克”不住吗?明明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又好听又有文化底蕴的地名,又何必舍近求远,丢了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就拿北京来说,这里从古至今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帝王将相的更替,也有寻常百姓的流离迁徙。
从辽金元明清到当代的北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开放性的大城市。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度都在这里留下了踪迹。
不同的方言语言,不同的文化都曾在这里有过碰撞与交融。
而见证这一切的就是北京的地名,每个地名都各具特别的风格,有的诗情画意,有的历史底蕴十分浓厚……
百花深处胡同
北京有一条胡同特出名,它被誉为“北京最好听的胡同名”——百花深处胡同。
《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明朝万历年间,这里曾住着一对张姓的夫妇,他们在此种花种草,春、夏、秋三季花开不断,引得文人墨客纷纷来赏花、赋诗,于是这条胡同就被传为“百花深处”。
图片源自微博
朱毅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这样描写百花深处:“胡同是狭而长的。两旁都是用碎砖砌的墙。南墙少见日光,薄薄的长着一层绿苔,高处有隐隐的几条蜗牛爬过的银轨。往里走略觉宽敞一些,可是两旁的墙更破碎一些。
金台夕照
10号线有一站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很多第一次来北京的朋友都曾被这个名字惊艳过,它就是“金台夕照”。
这里以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金台夕照”命名。据传这里在古代曾是设置金台的地方,其功能是为招贤拜将所用,又叫“黄金台”。
每年春分、秋分前后,夕阳西下之后一小段时间,由于金台地势较高,暂时还有一段太阳光线照到这个地方,于是就有了“金台夕照”。
老骥河/北晚新视觉供图
陶然亭
“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这出自白居易之手的诗句,就是陶然亭名字的由来。
陶然亭是清代名亭,现为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陶然亭公园便以此命名,秀丽的园林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光辉的革命史迹,使她成为旅游观光胜地。
园内林木葱茏,花草繁茂,楼阁参差,亭台掩映,景色宜人。
钓鱼台人/北晚新视觉供图
簋街
簋街不是一开始就卖麻小、烤串儿的。
它当年还真是一条“鬼街”,因生产棺材而得名。
后来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夜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这里的餐饮业也随之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名字也由“鬼”变成了“簋”,有餐具的意思。
在很多激动人心的日子里,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这里度过,申奥成功、中国足球走向世界、亚洲杯兵败日本等等,人们在这里通宵宣泄,大家在一起唱歌、喝酒、叫喊、拥抱、哭泣……
簋街/北晚新视觉供图
雁栖湖
位于怀柔的雁栖湖,三面环山。虽比不上江河的浩瀚,却独有湖海的别样。
雁栖湖风光旖旎,湖水清澈。每年春秋两季常有成群的大雁来湖中栖息,故而得名。
同行/北晚新视觉供图
苏州街
在北京就可以逛苏州?
苏州街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的风貌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
这条街道不仅修建得像苏州的街道,而且里面的买卖人,也是乾隆皇帝从姑苏城中挑选出来的,可谓原汁原味。
苏州街曾在年被列强焚毁。于年重建,是中国古代“宫市”的唯一孤本。
WANGLU/北晚新视觉供图
灵境胡同
北京的灵境胡同总是会给人一种“一个穿梭于百年光阴中的旅人,把岁月由空灵叠成了厚重”的感觉。
位于西城区东南部的灵境胡同可是是北京最宽的胡同,因曾是灵济宫的原址而得名。
丁丁/北晚新视觉供图
知春路
知春路位于海淀区东南部。东起学院路,西至海淀路,因知春里而得名。
提到“知春”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
是王勃的“鸟飞林觉曙,鱼戏水知春。”;是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又或是李白的“东风归来,见碧草而知春。”……
一时间,仿佛置身于古代,荡漾在诗海间。
王珂/北晚新视觉供图
南锣鼓巷
很多人来北京旅游,最先去的一定是南锣鼓巷。
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
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如今,南锣鼓巷已成为北京最著名的文化旅游胡同之一。
刘平/北晚新视觉供图
芳草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每次提起芳草地总会不知不觉哼起这首歌。
芳草地是北京的一条商业街,也是北京地标建筑。“芳草地”一词,最早可能出现在宋词之中。
张榘的《浪淘沙》中曾写道:
雨过暮天南,高下青峦。小楼燕子话春寒。多少夕阳芳草地,雾掩烟漫……
“芳草”在文字流转之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渴求,业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永恒的象征。
图片源自微博
请让我过过过过地名不仅是地上的坐标,也是生命的坐标。
通过地名,我们找到回家的路,也形成一生的记忆,那些或雅致、或质朴、或直白的地名,早已成为我们在世界上定位自己的一部分。
可以说,地名里见历史,见生活,见情感。
一个名字便是一个故事。
名字容易被人忘记,而故事却总在流传着。
来源:每天晚八点
编辑:tf10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601.html